白银市社区矫正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1-21 22:34:19     

筚路蓝缕十年砥砺 法治引领谱写华章

——白银市社区矫正工作综述


自2010年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白银市社区矫正工作已走过了十个春秋。10年来,白银市社区矫正工作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由开始试点到全面推进,从零星草创到初具规模,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治双管齐下,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白银、法治白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水平

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白银市司法局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机构专职属性和执法责任。严格落实司法部关于建设县区级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部署,建成市、县区社区矫正监管中心6个。同时,不断加强矫正场所规范化建设,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社区矫正宣告室、谈话室、心理矫正室等场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执法保障和规范化水平。

2020年12月25日,白银市召开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解读学习了《社区矫正法》,总结和安排部署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目前全市5个县区司法局共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9名,78个司法所共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175名。注重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纪律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方式,组织县区、乡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广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以强化监督管理为着力点,努力提升社区矫正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社区矫正“质量年”“规范年”“建设年”等活动,重点加强对执法案件的评查工作,切实发挥了对基层社区矫正执法案件的监督指导。采取“各所自查,县局抽查,互相评查”的方式,对2018年以来符合专项排查整治内容的案件进行随机评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分析研判”的形式定期在各县区巡回召开社区矫正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依托社区矫正视频督查系统和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每天对各县区司法局、各司法所社区矫正监管教育等工作,轮流开展视频督查点验。

对社区矫正对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矫正对象划分为宽管、普管、严管三个管理级别,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违法犯罪类型、程度,对日常表现差、有再犯罪倾向等重点矫正对象,实施重点管理。同时,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的现实表现和改造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级别和矫正方案,实现动态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刑罚执行一体化为统筹,推动各部门强化工作合力

加强与白银监狱的协作配合,制定了《白银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甘肃省白银监狱参与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民警工作职责》等35项工作制度,汇编成《指导手册》。白银监狱选派10名优秀干警,分派到5个县区协助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现场点验训诫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队列队形训练,抽查部分社区矫正档案。全市挂职干警共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活动200余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监接受警示教育,零距离亲身体验监狱教育管理方式,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服刑意识、感恩意识和纪律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认罪悔罪,主动接受教育矫正,显著提高了教育矫正效果。

强化与公检法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工作衔接配合,充分发挥工作合力。研究推进公安干警参与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实行公安干警与社区矫正机构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安干警的职业优势,树立“警司联动、高效监管”的理念,实现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结合“法治扶贫”十项行动,积极协同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认真开展未成年人、女性等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等工作。积极衔接民政、财政、人社、工会等部门,大力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救助、困难帮扶、就业培训等工作。

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关键点,有效提升社区矫正风险防控水平

严格执行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禁止令等日常监管规定,对恶意违规、拒不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给予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等强制性惩戒措施,有效维护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建立社区矫正重点人员盯防机制,强化监管教育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截至目前,未发生过社区矫正对象制造重大恶性案件和参与重大群体性事件等情况。

重大节会期间,加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上调管理等级,增加谈话报到频次。做好春节、国庆等重要时段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力度,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和安保维稳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制定方案,强化管控措施,开展疫情防控期间两类人员查隐患、堵漏洞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做好社区矫正监管防控工作。

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点,持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水平

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智慧矫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建设立体化监管体系。2019年,全市共投资220多万元,在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全覆盖建成了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实现了对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情况的视频督查和巡查的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动态监测、综合指挥的决策能力和监测预警水平。

以教育矫治为落脚点,有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成效

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每月集中学习和社区服务等规定,坚持教育学习常态化和公益劳动规范化。注重开展个别教育,根据社矫对象的犯罪类型、性格特点、日常表现、家庭环境等具体情况,认真做好一人一策个案矫正,有效促进了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根据社区矫正对象不同、矫正阶段不同的特点,逐步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分段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入矫教育、常规教育、解矫教育等工作,系统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常规开展分类教育,根据不同刑罚类别、不同年龄阶段及性别差异,开展分类分层教育管理,切实增强教育矫正效果。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管理内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矫治。白银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疏导和思想改造新模式,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采购了心理减压器、音乐放松椅等物品,聘请1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开心结、释放压力。积极开展行为矫正,协调帮助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在就业、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困难,推动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性帮扶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创造了积极条件。(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