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查清不罢休 矛盾不化解不罢休
——灵台县西屯镇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工作速记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村群众物质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信访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凸显。对此,灵台县西屯镇立足农村基层工作实际,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加强乡村治理,健全完善信访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破解信访难题,形成镇、村、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0年11月20日,西屯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畅通渠道 接访关口前移
坚持将信访矛盾调处化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乡村治理、回应群众关切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镇村干部接待来访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每天定点接访、包村干部和大学生村文书及时办理信访、包片领导不定期入户随访的接访制度,有效保证了信访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办理时限。2020年以来,全镇共接待群众信访案件58件,其中在网上信访平台受理信访件35件,定点接访和入户随访13件,已全部办理完结。
创新机制 调处关口务实
2020年3月20日,白草坡村群众任博华来村上反映称,其女儿任某某在邻居李某某家中玩耍时,不慎被李某某家饲养的狗咬伤,总共花费医药费1600余元,任博华要求邻居李某某支付全部医疗费用,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经过“五老”矛盾纠纷调处小组成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双方最终商定由李某某承担700元,剩余由任博华自行承担,双方握手言和。
工作实践中,西屯镇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方法,建立贴合农村实际的“五老”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信访矛盾“三色”动态管理机制。“五老”矛盾纠纷调处小组是以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代表为主体,其他老年人参加的志愿者组织,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在化解村民矛盾纠纷,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督查 回访关口见效
西屯镇坚持在信访案件办理结束后,由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和包片领导负责,采取入户访谈的方式,对已办结的信访问题跟踪回访。对确定为“红色”等级的,每月回访一次,通过困难救助、情绪疏导和精神关怀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加强法律政策宣讲,严防事态升级;对确定为“黄色”等级的,每季度回访一次;对确定为“绿色”等级的,每半年回访一次。对信访问题没有处理彻底,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责成包片领导查清问题根源,及时调处化解,有效防止信访问题遗留、升级、重复上访等情况发生。(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