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五抓五治一争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1-01-10 20:50:45     

2020年以来,正宁县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结合“排风险守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牢固树立精细精微管理理念,部署开展“五抓五治一争创”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抓基层党建治软弱涣散 建强基层治理“主心骨”

该县针对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全域化推进“四抓两整治”和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全面摸排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

严格落实“一支部一方案”和“四个一”整顿措施,从班子选配、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薄弱环节,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强筋健骨、转化提升。创新推行“五个一”坐班法,安排村干部全天轮流值班坐班,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行得通、办得成”。

2020年,整合下拨县管党费145万元,新建村级活动阵地3处,提质改造村级活动阵地50处,确定7个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村,每村给予50万元的项目资金,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见效。

抓作风建设治慵懒散漫 促进基层治理“提效能”

针对乡村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处事不公、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微腐败”引发的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惠农政策落实、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问题,持续深化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专项行动、作风优化和效率提升行动、损害群众利益“微腐败”专项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先后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3件,办结7件,正在初步核实6件,立案1起,给予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1人。

全面加强乡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编制完成乡镇“三单一图一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风险防控清单,运行流程图,“三务”公开目录),梳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类(重大决策类、日常管理类、便民服务类)55项,村务公开事项3类(政务、财务、党务公开)30项,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抓文明实践治陈规陋习 培树基层治理“好风尚”

针对农村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封建迷信、赌博败家、志穷身懒等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纵深推进文明新风传播、移风易俗治理、村民自治提升、文明创建示范、乡村文化浸润、环境卫生清洁“六大行动”,通过宣传引导、典型引领、乡贤带动、制度约束、正向激励、反向惩戒等措施,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涵树时代新风。

在全县94个行政村探索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50多场次;深入开展农村“拆(拆旧拆废)、扫(打扫房屋和院落卫生)、整(整治‘三堆六乱’)、洗(清洗贫困户床单被套)、理(上门为贫困户理发)”专项行动,维修道路、美化环境,全面消除“视觉贫困”,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抓风险防范治隐患积案 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

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乱点乱象以及邻里纠纷、婚姻纠纷等引发的基层社会治理突出问题甚至案(事)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通过领导包案、“双百攻坚”、治安户长制、网格化治理、婚姻家事庭前调解等举措,有效防范化解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使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抓思想引领治大局意识不强 凝聚基层治理“新共识”

针对部分党外人士政治鉴别力不强、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坚决、参政议政意识淡薄,采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辅导宣讲、座谈交流、政情通报等措施,加强对党外人士特别是律师、文艺工作者、“网红”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教育引导,鼓励支持党外人士传播正宁好声音,汇聚发展正能量。

广大党外人士积极参与“我为正宁献一言”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改善、主导产业培育、环境保护、乡村治理等提出意见建议102条;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百名网红、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作品展等活动30多场次,共同维护团结奋进、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争创文明先进 汇聚基层治理“正能量”

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选树“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优秀教师、最美医务工作者、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儿女、新时代好青年等先进典型188名,使全县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文明健康的价值取向。(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