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部署,牢牢把握司法体制改革关键,围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体目标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玉门、平安玉门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稳定的治安环境。
推动政法领域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玉门市委政法委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动执法监督常态化、专业化,指导出台了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办法,统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办案力量,建成了由刑警队长、公诉科长、刑事庭长组成的涉黑涉恶案件侦破、起诉、审判于一体的“小三长”联席会议机制,提升了重大刑事案件办理效率,并结合“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玉门市法院成立诉调对接中心编入立案庭并入住社会治理中心开展工作,将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为案件繁简分流的中枢机构,通过简易程序、小额诉讼及速裁机制快速办理简单案件,形成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中枢的协调平台。成立“分调裁”中心,对诉至法院的纠纷进行分流,对适宜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形成诉调对接中心、“分调裁”中心、专业审判团队的协同联动机制。
玉门市检察院以事实为依据,建成了刑事案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综合业务受理等四大办案平台,健全完善了系统自动轮案和手工轮案相结合的轮案制、员额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检察官办案请示报备制、检委会议事规则、逐案全覆盖案件质量评查、错案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68项,修订完善了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和考核细则。
打造“一个中心一张网”
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为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玉门市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各类资源,形成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活力网格”的“一个中心一张网”社会治理架构。
“一个中心”即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由综治中心(活力网格服务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人大信访办、信访局等13个部门的46名工作人员入驻工作,设综合受理、人民调解等20个服务窗口,为民营企业、外来客商和务工人员反映诉求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科学分流和快速调处。
“一张网”即活力网格,按照“三个整合、扁平管理、规范运行、信息支撑”的改革思路,通过整合人员、职责、资金,实现为民服务效能的最大化;组建1807名网格员队伍,多项职责一肩挑,下沉开展入户、宣传、巡查、管控、处置、报告工作,解决了过去隐患信息不能及时上报、邻里纠纷不能及时化解、政策法规了解渠道少等问题。将线下市民爆料、网格员实时报告转化为线上处理,打造了“群众一处跑跑一次,网格员跑遍千万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助力政法工作创新发展
始终将高新技术应用作为政法系统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持续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
玉门市公安局建成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建成标准化公安密码机要室、指挥大厅、合成作战研判区、决策室等功能区,开通了公安网、视频专网、互联网、政务专网、警种业务专网等网络,打通上下、联通内外,实现了网络资源、多警种、多业务系统有机整合和通信、指挥、调度等功能一体化运作,有效提升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玉门市法院建成8个“云上法庭”,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庭审时为审判法官推送相关案例和法律,从而达到“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的目的,并通过庭审现场直播为司法公开提供重要支撑,实现庭审数据深度应用。
玉门市检察院充分运用现已建成的刑事办案区、远程审讯室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化检委会会议系统的应用率,推动电子检务基础工程建设和办案工作区信息化、职能化改造提升工作,切实提高公诉效能。(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李丽娟)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