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新模式——让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0-11-24 19:35:01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收官“十三五”、步入“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路线图、施工表,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此基础上,省司法厅推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两大支撑、三大平台、四项制度、五项机制”的“12345”发展新模式,明确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新思路、新路径。

  自此,我省从推动“三大平台”体系融合上下功夫,从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首选率上求突破,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上下实功,确保了“12345”新模式在基层抓实落地,推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建实“三大平台”

确保公共法律服务有质有效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96个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延伸建设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7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3754个,实现了实体平台全覆盖推进。

  依托“甘肃法律服务网”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现代技术,网络平台全业务进驻。构建“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全新模式,面向公众提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仲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8大业务模块服务,整合查询、咨询、预约、办理服务类型,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全业务入驻”。绘制“法律服务地图”,实现省内法律服务实体机构全域搜索和全景展现,增强了法律法规在线检索和查询实效性。同步开通“甘肃法律服务网”手机客户端和“甘肃掌上12348”微信服务号,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

  按照省级统建模式要求,在甘南、庆阳、武威三地新建热线分中心,扩大了热线服务覆盖面,做到热线平台全方位解答。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热线平台应用云呼叫移动中转技术组织全体话务人员和值班律师24小时提供热线服务,确保来电必接、有问必答、登记必严、反馈必快。制作《甘肃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疏通、规劝教育预案》,引导群众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并为复工复产、“六保”“六稳”工作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

建强“三台融合”

增强公共法律服务整体效能

  按照“服务为本、网络统领,协同建设、资源整合,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运用信息化思维,创新工作机制,储备自有人才团队,开展以网络为统领和支撑的“三台融合”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在不同载体间串联、流转、归集,用数据流驱动三台服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响应群众的服务诉求。

  横向对接省政府政务服务平台,纵向联通省、市、县、乡四级,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使三大平台直接服务总量更多、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整合、协调、调动各类法律服务资源能力更强、效果更好,在实现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目标上更进一步。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公证系统通过“公证远程受理”和“智能网上办证”等方式推行公证业务在线办理,线下实体公证机构在网络支撑下应用人脸识别、人证比对、电子签名、无纸传输、信息加密等技术,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快捷办理公证事宜。

  同时,面向全省各县区配置“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设备”,融合实体平台和热线平台提供即时智能问答,在线业务办理、查询等服务,终端服务数据与网络、热线、实体互联互通,该举措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十大创新案例”。(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