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今年以来,武山县紧密结合全县实际,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突破口放在基层,确定432政法干部联系指导全县355个村(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全力推动社会治理格局转变、方式转化、重心转移,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新模式 建立一个制度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武山建设,县委常委会对政法干部联系指导村(社区)平安建设制度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审议印发了《关于建立政法干部联系指导村(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制度的通知》,对制度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督促落实作用,及时印发工作提示,制作了工作台账二维码,狠抓制度落实。县政法各单位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职负责的分管领导和干部,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乡镇及时协调对接,全力支持配合,为制度落实提供了基层保障。
阵地前移 明确十项任务
《关于建立政法干部联系指导村(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制度的通知》印发后,县政法各单位及时组织召开动员会,对《通知》中明确的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查、协助指导建立网格管理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群防群治组织、定期分析研判预警、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排摸违法犯罪线索、重点人群走访、信访积案化解等十项职责任务进行专题培训,为每名政法干部制作公示牌、工作指南、联系卡和走访日志,实现村村有公示牌、户户有联系卡。
力量下沉 凝聚三级合力
全县政法各单位经常性组织政法干部到所联系指导村,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走进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准确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与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对接,共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及时促进化解,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合力筑牢乡村治理第一道防线。
压实责任 双方推动落实
全县政法各单位将政法干部联系指导村(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政法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积极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政法委对政法干部到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常态化跟踪检查,及时进行督促提醒,确保政法干部联系指导村(社区)平安建设制度落到实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韦 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