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走笔
今年以来,瓜州县以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政法各部门智能化办案、科技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以点带面形成“智慧政法”大格局,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发展,助推平安瓜州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夯实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基础
瓜州县委政法委紧紧围绕综治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增强APP使用、信息采集上报等工作质效。全县各乡镇综治、民政、计生、司法等窗口工作人员协调配合,积极录入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留守人员、重点人群等基本信息,确保信息全面准确。
为从严从快录入信息,信息员全部下载安装“综治E通”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采集信息,及时处理事件,大大提高了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率和准确率,确保了综治信息平台规范高效运行。
构建“大前台小后台”调解模式
瓜州县人民法院坚持依法治理理念,充分利用网上诉讼服务中心、12368司法服务热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狠抓诉讼源头治理,通过云上法庭、网上立案等多种手段,打通线下线上多种渠道,灵活开展案件审判执行工作,“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为有效提升办案效率,瓜州县人民法院积极构建“大前台、小后台”先行调解前置分流模式,将涵盖民商事审判各领域的7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在前台处理,将50%以上的民事审判法官配置在前台。既为审判赢得更多的“预热期”,也给当事人一个最终是否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犹豫期”,为法官在实质意义上判断繁简创造了现实条件。截至目前,瓜州县法院通过“线上”“线下”前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
“云帮教”让关爱“不掉线”
年仅17岁的小菲在今年疫情期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售卖医用口罩的信息,骗取了9000元的口罩定金。案发后,小菲为自己一时的冲动懊悔不已,小菲的家人也积极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瓜州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在对小菲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根据小菲的家庭及自身情况,量身定做了跟踪帮教方案。在涉罪未成年人回到居住地后,干警采取灵活多样的线上帮教措施,利用微信、电话、视频通话等新媒体手段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云帮教”,鼓励涉罪未成年人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疫情防控、观护帮教两不误。
今年以来,瓜州县检察院以网络平台为连接点,多线条接通帮教对象、帮教对象家长、司法局、社区、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者、学校、民政等相关单位,深入挖掘“未检三姐妹”、“梦迪姐姐说”专栏影响力,进一步建成线上对接、分类帮教的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帮教格局,确保未检关爱不因疫情而降温,不因距离而掉线。
打造标准地址智能管理平台
瓜州县公安局按照“智慧警务”总体要求,制定年度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筹措资金60万元,大力推行社区住户“二维码+治安管理+民生服务”,对全县辖区内所有住户全面推行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项目,对所有住户地址进行统一描述,对所有门牌及地址进行核对、清理、更正、停用、新编等标准化处理,有效解决家庭地址重、错、漏、缺、乱等问题,做到规范编制、统一编码、全面覆盖,实现了“有房必有址、有址必准确”,有效解决了民警在治安管理过程遇到的难点问题。
此外,该项目进一步整合多个政务应用,让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享受“一站式”政务窗口预约、手机网上办理等诸多服务。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不仅可以查询房屋的详细地址和房主的部分实用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页面办理各类政务服务,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一个标准地址智能管理平台。(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陈亚伟)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