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2 17:10:25     来源:甘肃法治报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李文成)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近年来,平凉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平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如春风化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

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定盘星”。平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法治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全面理顺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探索“现场述法+书面述法”模式,推动述、考、督、改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标准编制法治建设规划,创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在全省率先推行会前“学法一刻”制度。严格落实党领导立法机制,立足“小切口”,出台8部涵盖城乡建设、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的地方性法规,立法数量与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法治政府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头戏”。持续深化政府治理效能,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贯穿决策全过程,从源头防范风险。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三项制度”与裁量权基准,推行“检查备案、扫码入企”监管模式,以柔性执法为企业松绑减负。在全省率先完成“大综窗”改革,“萍萍帮办”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构建府院府检联动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依托“无证明办事大厅”搭建数据共享与信用承诺体系,全市城市信用监测平均指数连续12个月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西部第一。灵台县成功跻身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省法治政府综合示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平凉样板”持续擦亮。

全民守法是筑牢社会治理的“压舱石”。精心实施“八五”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从意识培育、文化浸润、基层实践三个维度推进全民守法。大力实施“护苗工程”,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公检法司“四长”担任法治副校长机制,“五心共治”“1351”法治副校长实职化运行模式等经验在全省推广。着力实施“十百千”法治惠民、特色法治乡村建设工程,建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崇信二中两个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聚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三大工程”,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12个。“张晓丽调解工作室”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案例入围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