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依法治理 讲好法治故事 “十四五”敦煌市法治宣传教育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10-22 17:02:53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赵文倩)“十四五”期间,敦煌市紧扣中心工作、聚焦重点对象、深耕依法治理,跳出传统普法框架,讲好法治故事,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

形式“破圈”

传统文化玩出新花样

敦煌市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创新打造“法治+文化+旅游”新模式,让普法自带“流量密码”。融媒体中心和市司法局联合推出的金牌栏目“敦煌法治在线”圈粉无数,掌上敦煌App里的“法治进行时”版块实时“更新”法律干货,3000余条新媒体内容刷爆朋友圈。“敦煌法航”抖音号、敦煌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推出“律师说法”“以案释法”“公证服务”等专栏,用“短平快”的方式传递法治好声音。水幕电影+公益普法电影“双剑合璧”,让市民游客看得饶有兴趣,学得津津有味。2个案例分获省级创新案例、入围全国论坛案例。

阵地“整活儿”

让法治藏在烟火里

敦煌市把普法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高效利用法治阵地,让每个角落都藏着“惊喜彩蛋”。市宪法主题公园获得“省级教育基地”称号;法院法治文化室成为省、地、市知名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金融教育展厅、民法典长廊、肃州镇杨家堡村的法治手绘街也都成为了“网红打卡地”,随手一拍都能出片。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真正实现了普法从“灌输”到“浸润”的转变,法治元素融入生活场景,让守法成为习惯,让学法成为乐趣。

普法分众化

法律知识精准“投喂”

干部学法“不掉队”。66家部门单位制定专属学法计划,千余名干部参加全省“百场法治大宣讲”,进一步筑牢了“关键少数”法治根基。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会,层层压实普法责任,让学法用法工作落地见效。

群众普法“无死角”。80余场乡村培训+50余次公益法治电影展播浸润民心,10余场民企“法治体检”精准护航。

青少年学法“有趣味”。有效落实“道德与法治”课及“135”学习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宣讲校园行”“政法干警包班级”等活动。106场“法治进校园”守护青春,2万本法治书籍、1.6万件文具送到学生手中,“同心圆工作室”成为青少年的法治“避风港”。

农村学法“开小灶”。大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不仅办起全市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技能大赛,还选送15名优秀选手参加省市专题培训,164条普法短视频直推入户,让农户直呼“长知识”,妥妥的“法治人才”养成记。

企业学法“不打烊”。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八五”普法讲师团主动“上门服务”,为全市118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预知风险,做好防范。10余场次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培训,从合规经营到安全生产,知识点全覆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服务“在线”

纠纷化解效率“拉满”

敦煌市通过“普法+治理”双管齐下,以务实举措筑牢平安防线。全市6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现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全覆盖;精心打造的5家特色调解品牌高效运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矛盾化解服务;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