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打造提升“一县市一特色”普法品牌
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今年以来,甘南州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着力打造提升玛曲“马背普法”、临潭“洮州‘花儿’普法”、舟曲“楹联普法”、迭部“火塘边的普法员”等“一县市一特色”普法品牌,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随牧设驿流动普法 马背普法精准滴灌
玛曲马背普法队整合骑警普法、律师、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等资源,拓展为“马背+”系列服务,涵盖公益诉讼、信访化解、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治安巡逻等职能,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普法品牌。
普法队充分发挥自身“骑马巡逻、机动灵活、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将马鞍变成了“普法阵地”,每一位队员的马鞍上都配备了精心准备的“普法工具包”,紧随牧民转场路线,在牧民休憩点设立临时“帐篷课堂”和“矛盾纠纷调处室”,针对劳资债务、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近五年来,为4万人次普及法律知识,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万余份,化解300余件矛盾纠纷,打通了普法“最后一公里”。
续脉楹联书法传韵 妙笔传薪墨润法明
舟曲县是“中国楹联文化县”,拥有松棚楹联灯会、“正月十九迎婆婆”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更是代代相传。舟曲县以“法治文化浸润”为目标,创新推出楹联普法、剪纸普法、民俗普法新模式,邀请书法协会成员和民间楹联书法爱好者,围绕法治主题进行创作,把法律格言、法治标语巧妙融入楹联、剪纸之中,持续把法治精神深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创作独具特色的法治楹联作品,将500多副法治楹联展示在松棚长廊、法治广场、法治书屋、法治画册等,助推法治观念融入群众生活,实现了普法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鸣”的转变,打造出独具舟曲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传唱“花儿”法治声扬 乡音入怀法意渐浓
临潭县借助洮州“花儿”民间山歌这一独特的文化优势,花儿专家、传承人和花儿把式将宪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和政策内容,精心编写成花儿歌词,组织花儿演唱团队走进农牧村、社区、田间地头,组建6支民间演唱队开展线下演出,线上通过短视频平台推送作品。同时,推动花儿传承人参与基层治理,培养成“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发挥“花儿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作用,让普法和调解工作更具亲和力,有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促使矛盾纠纷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实效。
围炉火塘普法入心 家常话里法入寻常
迭部县以“围火议事”传统习俗为媒介,组建“火塘边的普法员”,在火塘边把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户,以法律进家庭为主要手段,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次,有效调解邻里纠纷、家庭婚姻纠纷、劳资纠纷、经济纠纷、民商纠纷、土地纠纷、山林纠纷、水事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各类基层纠纷,依法及时就地开展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将“枫桥式”工作关口前移,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