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小切口”砌起“基础墙”
——武威规范行政执法从“纸面要求”落到“实操细节”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这文书编号得按新规则来,要素栏一项都不能漏。”8月20日,在武威市某行政执法单位的案卷评查现场,工作人员对照新版示范文本逐页检查。
这样的场景,正随着当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推进变得常见起来。针对案卷评查和现场督察中发现的执法文书不统一等程序与文书瑕疵问题,武威市找准“小切口”抓整治,通过示范引领、教育培训、岗位练兵、评查整改四项举措,给行政执法“基础墙”添砖加瓦,让规范行政执法从“纸面要求”落到“实操细节”。
“以前各单位文书格式五花八门,现在翻看这本示范文本就能照着做。”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手里的《甘肃省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2025版》,是武威市司法局刚发放的工具书。
为解决文书不统一、要素填写不全面、文字表述不严谨等问题,当地不仅把示范文本送到各级执法部门和司法所,更明确要求执法人员“全面学、拿来用、照着做”,从文号编制规则、格式规范到档案管理,从源头给执法文书“定标准”。
规范执法,先练“内功”。这段时间,武威市县两级行政执法部门分管领导和法规科(股)负责人刚结束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基层执法人员又跟着法治网2025年度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学起了典型案例。
“不只是学条文,更要练作风。”据武威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各单位还结合业务搞起“文件研学”“新规解读”,把“严谨细致”揉进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全过程——检查时先亮证还是先询问、处罚前如何规范告知,都成了培训“必答题”。
8月中旬的武威市交通运输局练兵场上,一场“执法纠错”情景模拟正热闹:模拟执法人员刚说完“处罚依据”,台下就有人举手:“刚才没出示执法证!”这样的实战练兵,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多次上演——看执法录像挑毛病、把难案摆出来共商破局。有的行政执法单位更是把文书选用不严谨等“老毛病”也搬进比武场,“以比促改”让规范意识越练越牢。
“这卷案卷要素不全,得按清单改。”武威市司法局案卷评查小组里,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卷一表”量化评分表。他们给2024年以来执法案卷、2023年以来涉企行政处罚案卷做了“全面体检”,还随机抽卷复查,把问题“一卷一表”反馈给单位。收到反馈的执法单位正用“问题台账+整改清单+销号管理”逐卷纠改——“以前觉得小瑕疵没事,现在对照示范文本一条条改,才明白规范就是底线。”一名参与整改的执法人员说。
从一本示范文本“定标准”,到一场场练兵“强能力”,再到案卷评查“堵漏洞”,武威市“小切口”整治已见实效:执法文书格式统一了,程序漏洞少了,执法人员规范意识更牢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