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党妮娜)今年以来,山丹县以滋养市场活力、保障企业生长、破除机制壁垒为根基,着力将法治锻造成坚固之盾,以系统化、前瞻性的法治建设筑牢营商环境屏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法律服务下沉,织就普惠“防护网”。着力推动法律服务精准下沉、主动靠前。整合律师、公证、仲裁资源,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设立法律服务站点9个,提供“法治体检”和“一站式”咨询159次,精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件,为企业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在线法律咨询与指引服务,为企业发展系上“安全带”。
合规指导前移,铸就经营“压舱石”。推动合规要求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融入。针对重点行业及新兴领域风险点,在重点企业开展法治培训与案例警示15场次,引导企业将合规内化为经营自觉,使企业清晰预见风险边界,从源头规避法律风险,织密合规经营“防护网”。
风险防控联动,构建预警“防火墙”。创新实施涉企“综合查一次”,筑牢权益保障根基。构建 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整合市场、金融、司法数据资源,对企业经营异常、涉诉涉罚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干预。截至目前,上报“双公示”信息4538条,合规率100%,以“治未病”之智,为企业稳健航行保驾护航。
精细管理赋能,优化服务“软环境”。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涉企政策法规10件,严格审查规范性文件2件。着力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强化“一站式”矛调中心效能,调解涉企矛盾纠纷122件。持续推广“首违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流程,让法治成为可感可及的“最优供给”。
信用治理升级,打造智能“新生态”。深化信用大数据应用,推广使用信用承诺、履约践诺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将纳税人信用等级与企业融资发展有机结合,上报信用承诺信息42222条,开展信用信息核查工作210次,构建“守信受益、失信受限、规范有序”的智能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