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法律明白人”助力基层善治

发布时间:2024-12-15 15:47:19     来源:法治甘肃网

老人去世遗产如何分割,农产品被压价收购如何维权,水土侵蚀造成田地界限不清……这些关系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琐碎纠纷,曾一度在不少村民看来是家长里短的常态,一旦牵扯其中,要么忍让放弃,要么只能私下解决。而如今,随着平凉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实施,有事找“法律明白人”,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

今年以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平凉市以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抓手,以实施“十百千”法治惠民工程为载体,持续深入推进全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和作用发挥,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为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法律明白人” 汇聚基层治理力量

朱红顺是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眼里,他是个说话、做事让人服气的明白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朱”。如今,他又多了个身份,成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

“有困难,找老朱。”在赵湾村也成为大家的口头禅。身为村干部,17年的工作经验,已让朱红顺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现为“法律明白人”,他更深知只有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到了关键时刻才会用法。

“让法治的阳光照进全村每个人的心里。”这是朱红顺的愿望。他抓住每个机会给村民普法,村里的大喇叭、手机里的微信群,都是他的普法窗口。

为了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平凉市建立司法、宣传、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意义和作用,举办“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挂牌、颁证活动,吸收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村(居)民自愿加入基层法律志愿者队伍,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扩大知晓率、影响力、覆盖面。

“法律明白人”解难事促和谐

“群众有事摸不着门,就找‘法律明白人’”。今年以来,平凉市充分发挥市级人才资源优势,在全市范围内推荐筛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法律功底深厚、熟谙法治实务、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法官、检察官、法学专家、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普法讲师团成员组建市级“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库,录制精品课程,采取线上和线下双线并进,为全市7县(市、区)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讲座及业务培训。

目前,已经有1.19万名像朱红顺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平凉农村大地,实现了每村6人以上的目标。在调解纠纷中,他们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平凉市实行“法律明白人”学习、工作积分制度,注重在“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队伍中发展和培养党员、村组干部,聘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在涉农贷款、技术帮扶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指导“法律明白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法律服务引导、参加矛盾纠纷化解等实践活动,强化正向激励,不断提升其履职能力。

近年来,平凉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作1400余次,村“两委”“法律明白人”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法治平凉建设贡献着重要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