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马天龙)11月29日,庆城县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与访调对接机制,委派庆阳市石油天然气商会入驻“油气法庭”的调解员,成功执前调解一起涉访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
2021年3月29日,王某与庆阳某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担任钻工岗位,公司为其参保工伤保险。同年5月30日,王某在钻井作业时遭钻杆压伤,右足舟骨、跟骨骨折。2021年7月23日,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王某为工伤。2022年5月19日,庆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其伤残等级为9级。2023年4月5日,王某申请仲裁,庆城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公司支付停工留薪工资33000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3750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王某不服,于2024年 1月4日诉至庆城法院,经两级法院审理,判决结果维持。
终审判决后,王某仍不服并前往庆阳市社会保险局上访。社会保险局迅速启动访调对接,联系庆城县法院信访人员。庆城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随即将案件交由“油气法庭”的“油气纠纷调解工作室”执前调解。庆阳市石油天然气商会的调解员与双方深入沟通协商,当日便促成执前和解并当场履行,成功化解这起长达3年多的纠纷。
“油气法庭”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调立审执”一体化模式,妥善处理涉油气纠纷10余起,开展法治宣传6次,接受咨询100余次,有力维护油区稳定与油地关系和谐,成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鲜活例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