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突破口,下大力破解政务服务不优、行政效能不高等问题,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政务平台持续升级
研发启用“码上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实名制注册48.2万人,提供用工岗位1.2万个,让广大求职群众享受到了“一码在手,服务全有”的高质量体验。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平台,增设工改系统统计分析、预警监控等功能,极大缩减了项目审批时限。推行12345热线改革,建成“服务渠道统一、接线平台统一、办理流程统一、数据汇聚统一、效能监督统一”的12345 政务便民热线服务管理系统,12345热线“智能质检+话务知识库智联应用”入选2023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系统,实现跨县市、跨市州交易主体“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交易主体足不出户即可参与项目招、投、开、评、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进场项目不见面开标实现了100%。
行政审批持续提速
在全省率先推行“无证明城市”改革,探索“以事项为统领反推数据归集治理、以数据交换为核心研发系统平台、以协同共享为支撑实现‘无证明’办理”的“酒泉模式”,被列为全省电子证照“免提交”市级应用试点。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持续减跑动、减时限、减材料,全市依申请事项平均跑动次数0.03次,平均所需办事材料3.22件,承诺时限压缩比93.47%,即办件率92.05%,各项指标均位全省前列,首个通过“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批,投资建设项目持续加速,极大减化了审批流程,压缩了办理时限,实现了“全程网办”和“零跑动”,项目信息“一次填报、全网漫游”。
信用监管持续完善
大力推广“信用+审批”模式,开发建设了“酒泉市行政管理信息报送系统”和“酒泉市信用承诺信息报送系统”,累计归集各类信息3.06亿条,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标准,出台了26个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细则。信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信用平台与政务平台互联互通,全市社会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连续17个月排名前100名。
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全面推行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建成集企业自助办公、商务洽谈、项目交底、图文展播、帮办代办、企业文化展示多功能一体化的“亲清营商环境服务站”,编制《酒泉市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南》,成为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百科全书”。 开展全省绿色金融创新推进试点,持续推动“光伏贷”“风电贷”“节能贷”等专属信贷增量扩面,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78.58亿元,增量86.4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33.67%,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推出全新“企业开办大礼包”,市场主体规模达到16.9万户,个转企同比增长39.11%,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进场交易项目1577个,交易额191.04亿元,同比增加38.68亿元,节约资金10.16亿元,申报意向投资项目2591个,投资额3596.96亿元,“优质政务”成为吸引客商投资的“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