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应急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主动创安,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践,切实提高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1-12月,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3.26%、10.71%、11.54%、30.67%,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保障我省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环境。
持续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法治建设之基
厅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细抓实各项工作,推动应急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全面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相关内容列入厅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定期研究部署法治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班子成员增强用法治眼光审视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思路、用法治手段破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难题的思想行动自觉。
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统筹法治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推动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及2023年依法治省重点任务。
二是广泛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一法一条例”宣贯工作,创新载体制作普法动漫,依托甘肃公共应急频道、甘肃应急公众号等开展宣传。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普法讲座,组织全省近两百所院校8万多名师生报名参加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有效提升了安全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实施方案》《应急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3条措施》《安全生产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积极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推进立法修法。组织开展《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甘肃省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立法后评估和修订调研工作。
二是严格决策机制。严格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动形成按规定、按程序办事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及清理规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出台《公平竞争审查管理办法》,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集中清理。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1名专职法律顾问,参与厅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等工作,提升合法审查效能。
三是提升执法能力。组织厅机关202名工作人员参加集中培训,参与国家学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举办三期业务培训班、培训300余人,通过模拟执法检查、制发执法文书、案卷整理、执法装备操作、执法竞赛比武等形式,提高了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大力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促进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定期召开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专题会议,通报全省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和重大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对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案件中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处罚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二是创新执法方式。推动明确省市县执法管理权限,分类实施差异化精准执法;探索建立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模式,配备执法装备145套,提高监管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出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争先进位”行动实施方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指南》,修订《安全生产执法手册》,及时梳理更新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
四是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中,全省共抽查检查企业13.49万家(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753个,已完成整改2607个,省级挂牌督办335个,完成整改290个,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及部门434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6646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一案双罚”110次,行政处罚5020次,责令停产整顿866家。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高效应对各类灾害
一是预案体系更加完善。编印预案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和编制指南,修订了总体预案和43个专项预案,新增9类保障应急预案,配套制定行动方案和工作手册,形成“1+43+9”省级应急预案体系。
二是应急演练更贴实战。成功举办“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蓝焰逐浪·2023”水域救援等实战化演习,组织18支省级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全省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竞赛。
三是基层基础更加扎实。组织各地完成27万名基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提升了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乡镇(街道)“七有”、村(社区)“五有”建设目标,相关经验做法被应急部向全国推广学习。
四是灾害应对更加高效。成功应对“8·10”景泰县山洪、“9·07”夏河县山洪等灾害,其中“4·21”武都区滑坡灾害应对处置被应急部列为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学习。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省级地震Ⅱ级应急响应、省级灾害救助Ⅰ级应急响应,创造了灾后9小时受灾群众吃上热饭,10小时打通干线公路,17小时通信全面恢复,19小时电网全部恢复,震后11天后受灾需安置群众全部搬出临时帐篷入住活动板房的全国纪录。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转入灾害恢复重建阶段。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