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决策部署,大力提升民政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着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民生兜底保障政策进一步健全。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内出台规范性文件13件,有力填补政策空白、弥补制度短板。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甘肃省“福彩圆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政策体系。出台《甘肃省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机制。出台《甘肃省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强化儿童福利机构等领域食品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补齐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政策短板。
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民政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要求,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机制,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提升全省民政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制定《甘肃省民政领域行政执法文书》《甘肃省民政领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指引》,推动各地认真落实。拓展柔性执法,制定民政领域“两轻一免”清单,在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殡葬改革、地名管理等领域执法监管中更多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柔性执法手段,减少行政处罚等强制性措施。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督”、信用监管、综合监管,持续将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殡葬改革3类事项纳入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清单,全面加强民政执法监管能力,有效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不断强化政务服务效能,民政便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基本民生服务问题,持续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民政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全省民政政务事项办理“一个标准、一套资料、一次告知”。汇聚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社会组织法人、遗体火化等10类数据1628万条,与省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10个系统实现数据对接。结婚证、离婚证、低保证等8个高频证照归集率均达到100%,共享电子证照数据959万条。孤儿救助资格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实现“跨省通办”,结婚登记和临时救助金给付实现“省内通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民政法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学法清单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民政法规政策进机关、进社区、进民政服务机构。通过采取现场活动、微视频、动漫等方式,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举办“幸福小家庭·和谐大社会”全省婚俗改革宣传现场会,普及婚俗改革法规政策;举办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慈善法》;举办“九九重阳 情暖夕阳”活动,宣传普及养老服务法规政策;制作《婚姻是责任 彼此共担当》《离婚需冷静 三思而后行》《科学备孕 您准备好了吗》等微视频,宣传普及《民法典》;制作4期地名管理动漫,宣传普及地名管理法规。通过普法宣传,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