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播洒法治阳光 撑起法治蓝天

发布时间:2023-11-13 23:03:29     来源:法治甘肃网

播洒法治阳光 撑起法治蓝天

——庆阳市开展校园普法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开展模拟法庭庭审法治教育课,举办安全教育讲座,聘任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助力平安校园建设……今年以来,庆阳市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实践和行为养成相融合,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和各类活动中,努力营造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庆阳市建立联动普法新机制,推动各县(区)、各部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全市“八五”普法规划,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纳入法治建设、平安庆阳建设考核重点内容。庆阳市司法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5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青少年“学法守法·健康成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了青少年法治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安排部署开展万校共上“法治第一课”“送法进校园”“家校联动·德法同行”等9项专题或实践活动,进一步压实了校园普法责任。

今年5月8日,伴随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西峰区人民法院青少年模拟法庭庭审正式开始,陇东学院附属中学的12名青少年化身为各个庭审角色,从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到法庭调解整个过程模拟“庭审”,使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了解法院工作,体验庭审的肃穆,感受法治的力量。模拟庭审的开展,把法治宣传和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将静态枯燥的法律条文通过动态的方式展现,达到了敬畏法律的效果,利于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庆阳市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法治元素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将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通过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法治资源教室,联合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模拟法庭、观看庭审直播等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目前,全市共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阵地8个。

“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防范校园欺凌”……近日,宁县司法局在宁江小学开展法治宣讲,新聘的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向广大师生普及日常法律知识。

为发挥法治教育第一课堂作用,确保教材、师资、课时、考试、效果“五落实”,庆阳市配齐配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常态化开展、长效化落实,构建了法治副校长制度贯通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法治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已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772名,有力提升了学校的法治化治理效能。同时,按照规划,庆阳市要求,到2023年底,庆阳市每所中小学校(不含教学点)、中等职业学校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通过3至5年努力,逐步向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等延伸,形成机制健全、常态运行、保障有力、考评科学的法治副校长工作体系。

全市抓牢学校普法这一主阵地,并紧密结合青少年成长环境和行为习惯特点,利用重点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努力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持多方联动,组织司法、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治理行动,依法取缔校园周边的网吧、娱乐场所等,开展防范校园欺凌等法治教育,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纵深推进,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庆阳市积极激发媒体普法新活力,用好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法治专版专栏宣传,强化新媒体平台建设,设置、开通青少年普法窗口、版块,打造“网端微屏”一体化新媒体普法矩阵,通过线上普法课堂、有奖答题、展播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与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巧儿说法”为牵引,带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15个新媒体平台,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突出典型案例的教育作用,用生动直观的形式普法,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全域传播、生动阐释、精准普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