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今年以来,玉门市以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为统领,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法治玉门建设蹄疾步稳,呈现多个特色亮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玉门品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玉门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无证明城市建设,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并依法规范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的要素材料,消除企业和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的“顽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成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坚持党组成员包联企业“六必访”和“法官联系企业”同步推进,党组成员带头,包联干警实地走访调研企业,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服务。
铸就公正司法为民“玉门护盾”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玉门市抓实司法领域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大诉源治理工作力度,招募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采取“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办结案件1400余件。
全面准确规范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制定16类轻微刑事案件不捕、不诉适用细则。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和“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受立案“审、核、商、定、跟”五步工作法,开展“滴灌”式执法培训。
绘就基层依法治理“玉门版图”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玉门市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2个村被评选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95%的村(社区)建成国家省市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法治+玉门文化+企业发展”普法模式。
开展“直播说法、短视频学法、短信送法、广播释法”等公益普法活动,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宣传网络。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6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匠心打造“邻里话事”等12家德法共融的调解品牌。(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