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为楫奋浆前行 ——三年来法治兰州建设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3-07-26 11:37:46     来源:甘肃法制报

  今年是法治兰州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的第3个年头。盘点过往,兰州市立足省会担当,始终把工作往前赶、往实抓,对标对表补齐“短板”、筑牢“底板”、拉长“长板”。通过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三制”和专班化梯次部署推进、类型化明晰重点任务、责任化包联指导提升、精细化实地督察整改、项目化实施中期评估、集群化打造特色亮点“六化”相结合,打开了一幅凝聚法治共识、汇聚法治力量,勠力同心推进新时代法治兰州建设的新图景。

做足功课迎接中期评估

  回答法治兰州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具体干什么、怎么干、要达到什么目标?兰州市可谓做足了功课。今年年初,编制的5册700份工作资料汇编、2000份《法治兰州建设应知应会手册》《法治兰州建设辅导百问》,已分发至8个县区、90个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记者翻阅资料看到,法治兰州建设9个方面155项重点任务、法治政府建设5个方面100项指标、法治社会建设6个方面88项指标,一目了然,推进有序。

  为迎接中期评估,兰州市对照评估工作要求和督察重点任务,从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到由4名地级领导带队、选取40余名业务骨干、政府法律顾问组成包抓指导组和实地督察组,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工作模式。通过分类指导、系统督察、梯次推进,确保法治兰州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以督为促找短板补不足

  自6月25日开展法治兰州建设实地督察工作以来,兰州市用好“一周一调度、一周一分析、一周一通报”机制,系统准确梳理进展情况、完成进度,精准找出短板不足、难点堵点。

  “定期对自查自评行动进展、短板弱项整改提升、特色亮点培育打造开展调度指导,精准分析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兰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全面盘点8个县区、90个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的法治建设中期实施情况,与县区、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谈话300余人次。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督促“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整改。目前,已反馈问题586个、完成整改530个,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同时,兰州市还探索委托西北师范大学项目组对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4个评估团队、形成工作方案、建立三级评估体系、17个方面53项评估清单以及2类调查问卷。

  据介绍,在第三方评估团队采取实地走(暗)访、案卷评查、资料核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把脉问诊”,精准找出短板不足、难点堵点,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翔实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反馈共性问题12个、个性问题15个,全面系统、客观准确梳理法治兰州“一规划两方案”进展情况、完成进度,提出整改意见20余项。

行而不辍推进法治品牌建设

  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几位专家,通过数据共享、视频调度、电子签名等数字化手段进行“云上评标”。这一无须招投标方到场,全流程电子化及保密设置,避免围标串标等问题,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彰显公平公正的开标方式,即为兰州市打造的“清兰交易”阳光平台品牌。不久前,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作为典型刊文全国推广。

  此外,兰州市以“五简五办五集成”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兰州政务服务工作,也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在这一创新模式的推动下,“码上监督”得到国务院职转办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肯定和全国推广;“一枚印章管验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小兰帮办”荣获“甘肃好品牌——最具影响力服务品牌”。

  在法治兰州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推进实施中,兰州市各级各部门兴起了钻研业务、比拼业务的新风气。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小站点 大作为”、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一对一”结对关爱等38个站得住、过得硬、叫得响的法治建设品牌,受到了市民百姓的广泛好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