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出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行动方案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发布时间:2022-04-20 16:28:0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萍)4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制定的《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以化解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共享不够、质量标准不高、人才支撑不强、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托育、健康、文旅、体育、家政等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方案》提出,聚焦养老、托育、教育、医疗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提供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服务,实现大多数公民付费享有。盘活现有设施资源,低价或无偿提供给普惠性服务供给主体,帮助降低服务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服务供给。在改造现有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基础上,加快新建一批集餐饮、托育、老人看护、零售、缝纫、美发等业态于一体的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健全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加大社区服务网点建设力度。推动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十四五”时期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品牌连锁生活性服务业资源下沉社区,丰富完善服务业态类型。探索社区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务能力,逐步建立社区生活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机制。

《方案》明确,按照国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保教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家政服务和残疾人育养服务等实行税收减免。执行图书、报纸、期刊出版环节增值税先征后退和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全面落实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员工制养老、托育服务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企业按规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服务、“一老一小”等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重大疫情、灾难、事故等应急救助机制,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建设。对提供群众急需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建立相应绿色通道,强化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采取加大纾困资金支持、推进减税降费、加强用电保障、支持稳岗扩岗、提供融资服务等帮扶措施,帮助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微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等问题。鼓励发展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的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