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今年省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出炉
省委依法治省办将跟踪督办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需求,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实效,省委依法治省办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这一主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同意,确定了2022年度我省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省级)项目。近日,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甘肃省法治为民办实事(省级)项目的通知》,明确了各个项目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要求项目牵头单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紧扣目标任务,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和进度,确保各项实事项目有序实施。省委依法治省办将及时跟踪督办,将项目成效纳入年度法治建设绩效考评和第三方评估内容,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省级)项目如下:
1、修订《甘肃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美德,严格对照上位法,结合省情实际,重点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切实保障好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2、开展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监管,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严惩相关违法犯罪,最大限度消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3、开展全省执行案款清理活动。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的意见》《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切实规范执行行为,强化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坚决遏制“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执行失范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超期未发放执行款及时清理,加强对执行账户不明款甄别,确保执行案款依法及时发放给人民群众,做到账目清晰、发放及时、全程透明、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4、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司法保护。以持续督促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紧紧围绕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场所、宾(旅)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领域,着力推行“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融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最大限度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5、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过组织开展全省公安机关严打刑事犯罪“清网亮剑”行动“云剑-2022”专项行动,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全面提升侦查打击能力、强化宣传预警防范、深化“断卡”行动、加强反诈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网络生态治理能力,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推行车管业务减证便民服务新措施。实行申请资料电子化采集、档案电子化管理,机动车转籍、驾驶人考试等信息网上传递,实现交管业务办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申请资料和档案电子化。与税务、银保监、交通运输、医疗机构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车购税、交强险、运营资质、体检等信息,群众办理业务免予提交相关证明凭证,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7、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制定《甘肃省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及其适用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甘肃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城市管理的法规,对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处罚事项,从违法行为、处罚依据、裁量阶次、裁量基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规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行《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两轻一免”清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积极采取指导、建议、告诫等非强制性手段,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引导行政相对人提高守法自律意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强化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语言规范指引。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仪容举止、语言、执法纪律、办案、装备使用等方面进行宣传示教,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依法治理水平。
8、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攻坚行动。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准绳,全面推进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网格化“五化建设”,扎实开展落实《条例》专项执法行动、“制度全覆盖”夏季专项行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联合惩戒专项行动“四项行动”,加强源头综合治理、扎牢防欠制度笼子、强化违法惩处惩戒、压紧压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健全市场主体自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司法联动惩处的根治欠薪工作体系,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9、开展物业服务市场秩序专项执法监督活动。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收费、服务“短斤少两”、信息不公开透明等物业服务突出问题为重点,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在全省同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物业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力整顿和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切实加大对物业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10、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坚持“12345”新发展模式,按照“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一体化建设思路,以网络平台为统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司法110”作用,建设具有“线上线下法律咨询+办事、数据业务流程三网融合、全领域全时空全业务、法律大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定向送达、对内对外服务流程跟踪督办、法律服务资源指挥调度”等七大服务职能的省级公共法律服中心。以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向公众提供“订单式、点餐式、全科式”的多样性法律服务产品,着力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示范式为民服务窗口,真正实现群众进“一扇门”,享受公共法律事务“全服务”。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