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 今年以来,庆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庆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庆阳建设迈上新台阶,法治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
坚持思想引领,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课程,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有关法律法规,并开展研讨交流,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充分发挥南梁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优势,在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加挂南梁法治教育培训中心牌子,积极配合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央视《法律讲堂》栏目组和省委依法治省办做好南梁红色法治文化实地调研工作,召开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与华池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等座谈会,全方位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创建西峰“大数据基地法庭”、庆城“苹果法庭”、镇原“窑洞法庭”等一批“枫桥式”和“马锡五式”特色法庭,打造新时代检察版“马锡五式”工作法,探索将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建成“三个中心”(预防中心、对接中心、集散中心)、“三大基地”(矛盾化解基地、普法宣传基地、风险排查基地),化解矛盾纠纷39件,有效办理信访516件(次)。
坚持统筹谋划,法治庆阳建设有力有序。召开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修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确定依法治市年度重点任务23项,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任务31项,法治领域改革任务55项,全面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将法治考评、法治督察和年度述法工作有效衔接,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按照职能职责分类制定2024年度法治建设考评指标;制定年度法治督察计划,对上年度全省法治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法治领域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督察;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218名同志开展了年度述职述法,实现了“应述尽述”,有力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法治为民,法治服务保障赋能增效。健全立法机制,完善了“1+3+N”和“基地+家站+N”的综合性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实践基地新机制,创建了立法联系点的升级版,推出了庆阳新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的肯定和推介。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制定任务清单,明确13项重点任务分工,利用公告、海报等大力宣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办理转办、转交问题线索23件,办结9件;强化检察监督,开展“涉企民事执行活动监督”专项行动,办结涉企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5件,办理涉企检察公益诉讼案件6件;开展“庆检护商”活动,常态化走访调研定点联系企业67家;持续加快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审结涉企案件4534件,金融案件872件,依法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组织实施8项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智慧法务·无人律所”法律服务终端投放试点,投放终端设备11台,群众可通过服务终端随时与全国5万名律师视频连线,咨询法律问题、委托诉讼业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证件管理,审核发放执法证件1350本。通过网上培训、视频培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行政复议高质量发展,加强府院联动、检律协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共同推进行政复议案件争议实质性化解;开展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召开全市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工作会和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学习交流会,聘任21名同志组建市政府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委员会,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办理质效。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53件,行政应诉案件1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
坚持普治并举,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深化“八五”普法,部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六大领域专项普法,同步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通过“巧儿说法”平台编发普法宣传案例87个,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法动态、图解、视频900多条,编辑推送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累计600余条,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宣传活动24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万多份。依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各类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实践、红色研学等活动2130场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施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护苗工程”,向全市中小学校发放《“巧儿说法”未成年人典型案例选编》1万余册,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华池县列宁学校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命名为首家“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着力培育“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轮训358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命名2023年度全市“枫桥式”司法所8个、人民调解组织16个、“马锡五式”人民调解员16名,部署开展全市“人民调解助推主动创稳”专项行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193件,调解成功8031件,调解成功率98%,有效预防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