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进行时 提质增效正当时】金昌:“五个加强”助力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7 11:45: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 今年以来,金昌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委市委主动创稳、“三抓三促”行动和党纪学习教育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严格履行法治建设工作职责。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4次,修订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安排部署年度依法治市、法治领域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重点任务。设立“金昌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培训基地”6个,举办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举办全市首批法治督察员聘任仪式暨培训会议,聘任首批法治督察员62名,切实加强法治督察工作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围绕2023年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全市重点部门单位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回头看”实地督察。充分发挥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作用,结合九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开展法治督查,有效提高法治督查工作质量。

加强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依法治理体系。编制并实施市人大、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紧扣“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设,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个方面,科学确定立法项12件。紧扣“2+4”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共审核重要行政行为、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合同和政策文160余件,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2件,备案审查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审查率达100%,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大力推行“即来即办”“一次办好”“错时服务”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全程网办率99.01%。组织开展“领导接听日”和“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解难题”沉浸式体验活动,“接诉即办”工作改革成效明显,数字政府建设应用软件功能不断完善。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深入实施“互联网+监管”。市、县(区)321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率达41.14%,持续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和“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法院+商会”“法院+工会”“法院+行业协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模式,持续提升执行效率,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环境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全市563件重大执法决定进行了法制审核。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办理“两轻一免”清单案件3255件。

加强法治领域改革,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优化改革,民事、行政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1.9%。二审独任制审理案件44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类案同判”。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430件。深入落实院(庭)长阅核制,院(庭)长审结案件占结案总数的67.5%。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全省率先探索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集中移诉、集中起诉”机制。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申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协作机制。扎实开展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12个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审查办理,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派驻+巡回”检察模式,全市看守所、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清风”等专项行动,植厚平安金昌建设。积极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对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实时动态管控,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质化运行“1+3”工作运行机制和“三级办案模式”,建立3类23项制度,受理复议案件50件,已审结36件。办理应诉案件1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建设基础不断夯实。聚焦“关键群体”,推进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全市各校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40余场次。以“法律十进”为载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宣传品3万余件。部署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共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2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623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70户,夯实法治乡村建设根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调对接,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869件,调解成功1858件,调解成功率99.4%。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依托“甘肃法网”平台、“12348热线电话”,积极开展精准普法、精准服务,共办理司法鉴定案件303件,法律援助案件237件,公证案件531件,全市律师代理各类案件2377件,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