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双城派出所民警为辖区群众讲解防诈知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张伟光 摄
“您好!我是反诈中心民警,您最近是不是浏览过非法的链接网站或下载过非法APP,您可能存在被诈骗的风险,借款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武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坐席上的接警员正忙着与求助的市民了解情况,记录预警备案,室内的通话声此起彼伏。
岁末年初是电信诈骗高峰期,各种新型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幸福祥和年,武威公安反诈民辅警24小时坚守在岗,开展反诈工作。
大年初三一大早,凉州分局宣武派出所所长李云就和同事们在办公室潜心钻研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他告诉记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电信诈骗犯罪出现智能化、团伙化、隐蔽化的新特点,破案的难度更大,要想在反诈战线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规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春节期间,正值电信诈骗高峰期,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各种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市民在欢度新春佳节时一定要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控制发案是解决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关键,李云觉得宣传是控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最有效办法。派出所得继续进行各种防诈反诈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居民防范各类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的安全意识。
双城派出所教导员张海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的社会毒瘤,一条小小的诈骗信息,就能骗光一生的积蓄。电信网络诈骗最令人痛恨之处,就是犯罪成本低、群众损失大。它不仅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而且极大地扰乱社会治安。派出所紧盯春节前后电信网络诈骗的变化趋势和作案手段,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通过张贴反诈宣传单、宣讲多种方式典型诈骗、推广下载国家反诈APP,力争预防和减少人民群众上当受骗,引导更多的人了解到反诈知识,构筑坚固的“全民防诈”防火墙,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张伟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