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遍开平安花 平安建设看临夏】
托起村民稳稳的幸福与平安
——和政县“五聘任一承诺”绘就乡村治理美丽和谐新画卷
“我要充分发挥身在 乡村一线的积极作用,集 治 安 户 长 、民 调 员 、接 访 员、信息员、文明新风理事 五项职能于一身,做好村 民的‘代言人’。” “我要发挥自身熟悉 社情、民情的优势,不断提 升服务广大群众的水平, 争做村民身边的知心人、 贴心人、操心人。”
两年前,和政县 1438 名扎根农村的社长对广大 村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言犹 在耳。
两年后,他们已蜕变 成长为维持乡村治安、调解 邻里矛盾、普及法律知识、 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带领 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多面手, 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聘任一承诺”格局持续发力
“小家”和睦“大家”方安
“感谢的话不知道怎么说,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的家可能就散了。”内向木讷的马外西木拉住社长张德英的手,连连道谢。
原来,和政县梁家寺乡友好村山庄社的马外西木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很好地照顾家庭,以致原本幸福美满的婚姻岌岌可危。
张德英了解情况后,主动多次上娘家门进行调解规劝,经诚恳耐心劝说和心理疏导,让夫妻二人再次坐在了一起,顾念彼此的付出和不易,最终重归于好。一起令人心焦的家庭矛盾就此得以妥善化解。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一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得益于梁家寺乡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直接面对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介入矛盾及时的优势,全覆盖成立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的95个社级治理小组。
梁家寺乡山坪村吓白路社牟哈支热因丈夫过世,遭受继子马吾麦来的虐待,长期阻拦不让回家。马吾麦来天真地认为继母牟哈支热年龄不太大,现父亲病故,没理由继续留在家中,已不再是家庭成员。
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下多次寻找“借口”将继母拒之门外,使其不得不回到娘家居住。村民对此也是愤愤不平。
社长闵热素知晓情况后心急如焚,决定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主动上门调解这一家庭矛盾。经反复对夫妻二人长时间、耐心细致地讲解,马吾麦来态度开始有了变化,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把继母亲自接回了家。
一次充满温情的调解,既维护了牟哈支热在家庭中的合法平等权利,同时也用身边事教育了身边人,让一方群众的尊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
如今,在和政县每一位社长、治安户长、调解员心中,“清官不断家务事”“清官不理家务事”旧理念早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小官要断家务事”“小官要理家务事”“小官要发挥大作用”,发生在村民身边的事就得有人操心、有人管。
群策群力注重一个“移”字
“小官”发挥大作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无数个“小乡村”连接着“大社会”,无数个“小家庭”影响着“大气候”。
如何让“小乡村”更和谐?如何让“小家庭”里的成员拥有更多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早在两年前,和政县把目光聚焦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村“两委”的主要参谋和助手——社干部身上,成立了1438个社级治理小组,集基层治理之“志”和村民之“智”,创新形成了“五聘任一承诺”工作格局,各社社长分别被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应急管理局、民政局聘任为治安户长、首任调解员、首任接访员、前哨信息员、文明新风理事,积极投身火热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
对此,有人曾发出“社干部是什么、社干部干什么、社干部怎么干”的疑问。
两年后的今天,1438名社长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当初的决策是对的!社干部不但能干,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干出了新气象,干出了新变化。
现如今,遍布乡村基层的社长,既能为民谋利办事、为民排忧解难,也能身先士卒,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一心奔小康,真正把“‘小官’为村民办实事,‘小官’发挥大作用”的构想变成了让人不再质疑的硬道理。
把服务的触角前移,把服务的重心下移。和政县群策群力的一个“移”字,移出了一番人和事顺的和美景象,移出了一篇农村基层治理的大文章。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和政县的民转刑发案率降低了,矛盾纠纷化解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提高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减少了……
这一切,和广大身兼数职的社长的劳心劳力、亲力亲为密不可分。
这一切,也是临夏州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把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心由村级下移到社级,把社会治理单元缩小为社一级取得良好效果的生动实践。
绘就乡村治理美丽和谐新画卷
“小社长”变身“关键力量”
2020年3月25日,和政县新营镇大庄村二社群众马某某和马某因地界发生矛盾纠纷,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社长马吾麦来闻讯而来,他采用背靠背、面对面的方式,疏导双方的思想,并积极动员他们外出务工增收致富,一番苦口婆心之后,最终成功化解该地界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在新营镇,还有像马吾麦来这样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做事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116名社长。
他们或许彼此不熟识,但却紧紧拧成一股绳。在村民们有矛盾纠纷时,主动出面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较大事不出乡、群体事件不出县”为己任,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和事佬”和“贴心人”。
他们不再是不懂法的“泥腿子”,而是善学善用,积极宣传《婚姻法》《民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普法引路人。
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本社村情民意,排查化解本社各类矛盾纠纷,成为发挥前哨作用矛调员,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全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善用、巧用身边人管身边事,从而激发出乡村社会治理的强大动能。”新营镇镇长宋希海如是说。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和政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巧借社长之力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现如今,和政县1438名社长既是普法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更是带领广大村民甩开膀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奔好日子的践行者。
“摘掉穷帽子,变掉穷样子。”和政县持续发挥社长身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的优势,鼓励激发大家的责任担当,争做致富带头人,并积极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宣传、“两费”收缴、辍学学生动员劝返等重点工作中,真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关键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治理的美丽、和谐画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