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看“强科技”行动为白银区科技创新带来新变

发布时间:2022-04-08 08:45:58     来源:甘肃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科技赋能春风劲

——看“强科技”行动为白银区科技创新带来新变化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走进新绿初绽的白银市白银区,科技企业鼓足干劲攻难关、忙生产。从全自动流水线生产的车间,到开展一系列创新研究的实验室里,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澎湃动能。

       甘肃皓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介绍目前合作的国内外知名医药生产企业。

  午后,甘肃皓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基地里,总经理助理冯伟伟一边接听外地客户的咨询电话,一边认真地做记录。

  “我们主要从事原料药和中间体技术改造,目前个别单品已经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冯伟伟介绍,皓天医药是银西生物医药园入驻的第一家企业,依托120余人的阶梯型科研人才团队,为国内30多家医药企业和国外10多家医药企业医药中间体的注册供应商提供技术,去年全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医药生产企业投资大,对基础硬件要求很高。”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科负责人李建坤说,近年来,白银区把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力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配套服务。

  与皓天制药的安静不同,甘肃康视丽隐形眼镜有限公司新建的全自动一体化生产基地里人声喧嚣、机械轰鸣。

         唐钰喜讲解康视丽隐形眼镜产品工艺流程。

  “从去年3月开工到现在,已经完成完全模压生产厂房和模具生产车间建设,目前正在安装和配套生产设备。”康视丽公司总经理唐钰喜介绍,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基地其他分区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

  从38年前在白银起家,到如今成长为高新技术的集团企业,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康视达集团董事长唐顺初一家成为白银区经济转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从当年街边的眼镜店,到如今的大型彩色隐形眼镜生产企业,我们始终都把白银当作自己的家。”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唐钰喜,还特意强调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白银人。

       康视丽集团的生产车间一角。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摄

  “新建的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唐钰喜说,整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隐形眼镜6亿支,隐形眼镜护理液3亿瓶,实现年产值12亿元。

  进企业、下车间,记者一路上发现,白银区很多看似普通的企业,却掌握着相关行业的尖端科技。

  甘肃郝氏碳纤维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成立于2003年的郝氏碳纤维,虽然厂区环境看起来稍显陈旧,但加工生产的却是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

  “这些原材料经过氧化、分子重组等工艺才能形成碳纤维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真空冶金、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的产品种类、研发能力都在国内位居前列。

        郝氏碳纤维的产品正在装车销往外地。

  “科技在白银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不断提升。”白银区科技局副局长强生军介绍,白银区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创新生态,激发内生动力,鼓励产学研合作,去年全区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亿元。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市场需求越来也大。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正是瞄准了这一高端市场机遇,不断加强高强度铝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自身先进的工艺与设备优势,跻身铝型材行业里的佼佼者。

        宏达铝业的全自动材料储藏库。

  “降低载货汽车重量,是交通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在宏达铝业的生产车间里,公司党支部书记沈文政介绍,公司研发的新型合金材料强度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这种材料制成的高强度铝合金汽车组件,已经被国内多家大型车企订制采购。

  而在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的成品中转库里,工人们正在对钛白粉粗品进行装车。这里出产的钛白粉粗品送往外地工厂进行深加工后,就将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去年8月,中核钛白亚洲钛业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白银区,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

         东方钛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摄

  “能够顺利做到现在的规模,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术,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肖成虎说,依托国内单体最大的全自动化钛白粉生产线,公司钛白粉品质提升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工程,不仅为当地工业新老交替、产业转型起到示范作用,还为利用白银公司硫酸产品循环化利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春风正劲,奋发当时。

  走进白银区工业企业,就能够亲身体会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日趋精准、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工业产业发展优化升级,政府管理服务主动贴心。如今,省委省政府“四强”行动带来积极向好的政策信号,更是让广大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汇聚起奋发向前的丰富源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黄胜强 王朝霞 洪文泉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见习记者 王宇晨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