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走邮路 看新局】
邮路畅 产业兴 日子甜
年关将至,陇中大地寒意料峭,穿行在城乡道路上“邮政绿”,依然是冬日一道独特的风景。
1月6日,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新春走基层——走邮路 看新局”全媒体采访报道小组,继续行进在定西市安定区,走邮路,看变化,感知这片热土上的新气象。
晨光微亮,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邮政所,投递员何玉龙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我们跟随他来到6公里外的将台村。
安定区物流服务中心已成为当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大本营”。
宽广干净的硬化道路、错落有致的农村新居、整齐划一的设施大棚……将台村村庄美、产业兴的美丽画卷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将台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以打造宜居乡村为着力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将台村党支部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说起村里的新变化,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名海喜形于色。他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将台村打造形成了集蔬菜制种、苗木培育、畜禽养殖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绿色产业长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成为安定区北部产业园核心区。
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名海组织支部党员学习。
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成蔬菜育种大棚54座、花卉育苗大棚60座、花卉育苗基地20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400亩、有机杂粮种植基地300亩,以设施高效农业为主体、花卉育苗为支撑、种养结合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产业做大做强,群众收入越过越好,2020年将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沿着邮路,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随处可见。
冬闲人不闲,走进安定区内关营镇文昌村,地处胡麻岭山脚下的定西胡麻岭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繁忙景象。
生产车间里工人捞粉、洗粉、搭粉、晒粉,有条不紊;包装车间内,工人称重、捆绑、过塑、装箱,井然有序;室外粉条晾晒区,当地网红正在直播带货……
定西,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优质马铃薯为原料生产出的粉条品质良好,很受市场青睐。2019年底,原本从事马铃薯种植销售的王强拓宽发展路子,成立合作社从事粉条生产销售。
胡麻岭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包装车间内,工人正忙着打理农产品。
“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是合作社生产销售旺季。产品供不应求,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加班生产到十一、二点。”王强说,2021年合作社线上线下结合共销售粉条400吨,带动了近20名农村妇女就近务工,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安定区紧紧抓住国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良好机遇,以实施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契机,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网红”龚贝贝专门来到安定区内官镇为当地粉条直播带货。
据悉,2021年全区生产马铃薯微型薯6.5亿粒,建设种薯、加工薯、商品薯标准化基地60亩,新增储藏能力2万吨。同时,以产业链培育为核心,安定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工业产业链发展取得新成效。截至2021年11月份,马铃薯加工产业链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35亿元,同比增长39.2%。
工作人员在分拣刚到站的邮件。
一条邮路通万家。这些变化,正是定西市邮政分公司全力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定西市、县分公司全力打造“惠农+金融+寄递+农村电商”生态新模式,通过推进惠农合作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据介绍,2021年该市邮政拼多多、淘宝、抖音线上销售11.5万单,同时组织社区团购、农特馆展销等活动。全年助销农产品销售1290多万元,其中马铃薯约510万元,粉条约200万元,牛羊肉约380万元,中药饮片约120万元,小杂粮等约80万元。
赵家铺村的这家小卖铺,如今已成为安定区邮政网络中的一家星级站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炜 李满福 杨唯伟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景永鹏)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