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金牌”

发布时间:2023-02-20 13:21:06     来源:甘肃法制报

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金牌”

——2022年酒泉政法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魏世东

2022年,酒泉市持续巩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力开展政法工作“改革提升年”活动,统筹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酒泉贡献了政法力量。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确保政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酒泉市政法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推动政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各级政法机关普遍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引导政法干警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落实政法干警政治轮训、政法委员会委员述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

市委政法委牵头举办2022年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市县政法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市委政法委、综治中心副科级以上干部共170余人参加了轮训。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酒泉市深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将市域社会治理纳入平安酒泉建设“十四五”规划,构建起了市级统筹主导、县乡推动落实、村社夯实基础的工作体系。

制定试点工作《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细化中央、省委考核指标,将11类408项工作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定期督查完成情况,动态监测重特大案(事)件,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均衡进度。

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域推进“一个中心一张网”建设,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级综治中心56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749个,个人调解室42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58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05个,社会组织202个,心理咨询室91个,全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积极开展“一县一品”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创建,培育形成了“红色网格”、矛盾纠纷调解等县域治理模式。

纵深推动政法领域改革

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酒泉市持续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评查重点案件3925件,评选出优、劣质案件各8件。争取中央、省级国家司法救助资金243万元,审查国家司法救助33案、47人。着力推动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智能化监督建设,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流转刑事案件1200件。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修订完善员额法官、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推动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持续推进政法公共服务改革,公安机关推进大数据建设应用和“十百千”人才计划,251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法院系统“一站式”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检察系统加大“智慧检务”投入力度,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开展良好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制定全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加强涉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贯彻涉企刑事司法政策,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2022年,确定政法系统对口联系服务民营企业107家,召开企业座谈会26场次、走访企业40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41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