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扮好“六员”角色
——省司法厅下沉社区志愿者战“疫”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王刚 龚利芳
7月18日以来,省司法厅系统先后选派103名政法党员干部下沉到34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大家奋勇争先、争当表率,全面融入兰州市社区网格化防控体系,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扮好办实“六大员”角色,以实际行动展现“政法蓝”的责任担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扮好社区管控“守门员”
下沉干部的第一站,便是变身志愿者站好“守门”这班岗,开展测温、验码、查核酸、询问旅居史、登记信息等工作,将社区因人员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志愿者康文礼主动向街道请缨,将自己的值班值守安排早高峰、物流集中的时间段,严查、登记……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彰显司法行政干部务实作风和责任担当。
董鹏已经两次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责任担当之外更多的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传帮带着一个一个志愿者尽快投入各项工作。
扮好社区摸排“网格员”
全体下沉干部与社区干部、医务人员、民警、志愿者等战疫力量协同联动、混合编组、一线行动,积极融入社区防控网格,参与到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各个环节,让“志愿红”“政法蓝”处处涌动在疫情防控基层前沿。
“奔忙是一以贯之的守护、排查是一着不让的姿态。”志愿者王海琨担任楼宇单元责任区负责人,做好人员信息摸排、重点人员帮扶、组织核酸采样、生活物资配送、生活垃圾清运等各项疫情管控任务。
扮好核酸检测“协助员”
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卫生科三级警长陈茜,有护士资格证的她下沉以来,全程参与核酸采样。采样结束后她还发挥剪纸特长,她的作品“白衣战士”鼓舞着所在高风险社区的群众抗疫必胜的信心。
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二处处长王晓兰,在社区带头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核酸采样秩序维护,并担当蔬菜配送的楼管长等任务,时不时地还在志愿者群里幽默地给大家鼓劲,每天志愿服务后还要主持处理处室日常行政复议案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业务工作开展。
谈起人生第一次穿着防护服协助开展核酸采样等工作的感受,公法处韩睿感触颇深:“因为亲身体验过这份辛苦,所以我要更尽全力为社区疫情防控多做点事情”。在志愿服务的近十天里,每天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医用手套成为他的“标配”。
扮好物资保障“配送员”
下沉干部以处理好疫情防控管理措施下保供保畅的两难多难的问题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打通小区生活物资配送到户到人而奔走忙碌。
志愿者王聪为居民运送物资,登记所需物品信息,帮小区老人线上采购蔬菜。每天除了做好志愿服务,随时在线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守护司法行政新闻宣传阵地,把司法行政人坚守抗疫、坚信必胜的信心传播出去。
扮好防疫疏导“宣传员”
下沉党员干部用好用活微信群、微博、手机短信等方式,把党和政府最新防控疫情的声音传递到社区千家万户,并结合涉疫热点问题解答和相关法律法规宣讲,对群众答疑解惑、解决诉求、回应关切,让居家群众知情明理、自觉配合。同时,持续关注区内群众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及时掌握风险苗头,对有急躁、焦虑、恐慌情况的特殊居民,通过电话、微信、面对面上门安抚等方式进行纾解减压,营造社区干群携手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携手同心,予社区以浓厚的防疫氛围、伴居民以温馨的居家生活。”志愿者李宝璧书写、粘贴提示信息,为住户配送蔬菜大礼包,提醒住户不要误取外卖、快递,同时做好物品消杀工作。
扮好群众需求“帮办员”
随时关注社区内群众的其他生活需求,树立只要群众有需求,下沉干部就要有帮办的服务意识,重点关注每个小区的慢性病患者、孕产妇、行动不便人群、老年群体等,确保生活和医疗物资储备配送“双到位、双加强、双保障”,一旦有就医需求或突发发热、咽痛等症状,立即配合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必要医疗救治服务。
志愿者董鹏在7月23日日常防控中发现,小区内一名80多岁的老人突发疾病,情况比较紧急,他们立即联系医院,畅通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协调安排救护车,同时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上门将老人转移到楼下,迅速转运到医院。因转运及时,老人在救治后身体状况很快便恢复正常。
“疫情当下,司法厅众多干部下沉一线,积微力至伟力,积跬步至千里,构筑起一道道疫情防线,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防疫有我、请党放心’。”志愿者陈晓春道出这样的感悟。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