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我在现场】
共筑防疫“安全墙” 保障百姓“菜篮子”
——兰州红星志愿者服务中心参加疫情防控见闻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报道组 记者 张萍 刘健 蔡文正 玄丝雨 王昱钧
不忘初心,红星向党!这是兰州红星志愿者服务中心每位队员坚守的初心。
本轮疫情发生后,红星志愿服务中心414名队员与1317名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他们不仅共筑防疫“安全墙”,而且保障市民“菜篮子”,涌现出许暖心事。
义不容辞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大家打开健康码,保持一米线距离”“请扫一下场所码,并打开行程码”……本轮疫情发生后,红星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入驻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社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一扫三查”工作,并有序组织小区居民按时做好核酸检测,守好群众家门口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向敦煌路街道、社区提供核酸检测点信息录入,消杀防疫,卡口点轮班执勤,转运医疗物资等志愿服务。
“大爷,您怎么了,快醒醒,能听到我说话吗?”7月17日,红星志愿服务队员张英君在去兰石润安小区参加疫情防控的路上,发现有一位老人晕倒在路边,她立马上前查看情况。
“当时,看到老人呼吸困难,没多想冲了上去。”张英君介绍说,她多次参加队里组织的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经过查看,先将老人侧躺着,然后疏散围观的群众,不断轻轻拍着老人胸口为他顺气,直到救护车和老人家属赶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守护居民的健康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3月,张英君正式成为红星志愿服务队队员后,已经参与了两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她坚定地说。
全力保障百姓“菜篮子”
“再辛苦一下,把这些菜装上车,大家就可以稍作休息了……”7月26日,记者在天水北路嘉盛园小区楼下的小广场前看到,搭建的一顶顶排列整齐的蓝色大帐篷是红星志愿者服务中心“临时指挥部”,几名志愿者正在将分装好的社区保供蔬菜装到货车上。
志愿服务队员们在“临时指挥部”的生活物资保供点分装蔬菜。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摄
“原本我们的任务是进行转运医护人员和核酸样本的工作,但为了全力保障城关区市民的‘菜篮子’,7月19日接到通知,需要抽调人员进行蔬菜保供工作,于是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红星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文博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7月21日开始,红星志愿服务队还在城关区25个街道社区及区域设置了155个生活物资保供点,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物资。
卸菜、分拣、装车……这些天来,红星志愿者服务中心“临时指挥部”保供点作为城关区蔬菜保供的中转站,王文博和49名队员一直都是24小时轮值坚守着,确保供点上一直有蔬菜。
目前,每天都会有从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调运茄子、辣椒、西红柿等15种约100吨的蔬菜运到这里,由志愿服务队分拣成蔬菜包后,再配送至各生活物资保供点统一销售,保障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说实话,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特别忙,但一想到居家抗疫的居民们吃我们保供的新鲜蔬菜,再累也值了!”王文博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