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我在现场】
疫情防控中温暖的民生保障队
——城关区盐场路街道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见闻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报道组 记者 张萍 刘健 蔡文正 玄丝雨 王昱钧
“您的需求,我们收到了”“我们将尽快把生活保障物品送到居家隔离的居民手中”……
本轮疫情发生后,兰州市城关区盐场路街道专门成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特殊群众生活所需等工作,全力以赴通过线上途径,保障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打出保供“组合拳”
“大家再加把劲,快点把这些菜分装,居民还等着菜呢。”7月21日一大早,盐场路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长徐涛带领的9名组员冒雨将连夜拉来的一袋袋土豆、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分装成蔬菜包,准备配送到中高风险小区的居民家中。
盐场路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在分装蔬菜。盐场路街道供图
记者采访了解到,盐场路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经过多方协调,除了能让中高风险小区吃上平价菜外,还确保一批保供菜走进居民小区。
“各位居民朋友,今天小区有一批商务局的保供菜,价格比较便宜,大家可以过来买……”7月23日,徐涛带领组员在绿莹花园售卖一批保供菜。
疫情发生后,盐场路街道主动联系区商务部门,在申请平价菜、保供菜的基础上,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上川菜市场及辖区8家保供点开展线上配送。
“我们会将商户二维码推送到街道工作群,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宣传外,还将信息发送到各业主群中,方便市民采购。”徐涛介绍说:“盐场路街道居住的市民比较多且人员结构复杂,为了能够让大家伙安心踏实居家,街道、社区执勤电话24小时畅通,物业群里只要群众反映需要生活物资的,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确定好保供物资品类后,严把物资来源关、品质关,也至关重要。对此,盐场路街道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每一批次物资进行现场查验、抽检,严把保供物资的来源关、品种关和质量关,确保居民们安心、放心使用。
为特殊人群“托好底”
对于在疫情期间一些独居在家、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人群生活如何保障?
“叔叔,这是街道免费发放的蔬菜包,您拿好……”7月25日,徐涛将装有辣椒、西兰花、西红柿等的蔬菜包送到了绿莹花园行动不便的老人罗积军家中。
今年73岁的罗积军平时和老伴住在一起,两人身体都不好,疫情发生后,由于腿脚不是很方便,他只买过一次菜,这次街道工作人员上门送菜,对老人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真的太感谢了,这包菜的品种和数量都很足,够我和老伴吃上一阵子了……”罗积军一边打开蔬菜包仔细数着种类,一边乐呵呵地说。
当天,跟罗积军一样,家住绿莹花园的一些独居老人也同样收到了免费的蔬菜包。
疫情发生后,盐场路街道为辖区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等特殊人群提供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服务,同时,还申请一批免费菜送给特殊人群,托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物资供给。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