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合作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

发布时间:2021-11-07 22:23:24     来源:甘南日报

“急先锋”助力战“疫”加速度


——记合作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

核查人员信息21370条,核查车辆107辆,核查卡口信息4190余条……

一串串看似单调枯燥的数据后面,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危。'10月21日,接到外地2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曾出入合作后,合作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迅速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防控,配合指导卫健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做好流调溯源、数据研判、社区排查等工作,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力量。

图片

10月30日晚,合作市天气突变,屋外冷风夹杂着雪花不停地刮,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15名民警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一一核查数以万计的数据信息。

这也是大数据专班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常态,24小时坚守岗位,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从海量数据中分析研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先机,为基层一线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从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起,15名民警实行封闭化管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数万条数据中筛查有用数据信息,支撑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的辛苦付出,是他们日夜坚守岗位,一条又一条指向不明的数据核实,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进行数据分析,一轮又一轮新增的涉疫数据……眼睛熬红了,胡子长长了,眼窝又黑了,向基层分县局和卫健部门推送了近10万余条精准数据信息,让基层一线信息核查有方向、有目标。“这段时间的工作节奏就是要争分夺秒,早一分钟核查,就早一分钟发现危险,我们就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要用速度抢时间,用效率除隐患,责任重大,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合作市公安指挥中心主任买晓军说。

基层一线有需求,后方大数据专班有支撑。每天,大数据专班汇聚来自各警种、各方面数据,要从海量的“粗数据”中分析研判梳理出精准数据,这需要专班全体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图片

“有时一条信息核查就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来完成,有些人的行动轨迹非常复杂,还有一些盲区就需要联系社区和卫健委等多部门协同核查,而且各类核查信息也是动态更新的,源源不断的需要及时核查。” 买晓军说。

如果不及时将数据整理成有效信息并通过指令下发,基层派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将效率很低;一个疏忽、一分钟的耽搁,可能就造成严重后果。

“自从工作开展后,我和妻子通过微信发视频,我只露了个脸,就挂断了。”说起近段时间工作,专班民警王强强还有点内疚。王强强每天投入紧张地核对数据工作,妻子打来电话叮嘱注意安全,他只是回了一句忙,就挂断电话。由于太忙,他至今还没有给妻儿回个电话。

在合作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中,有三对双警家庭,夫妻双方均奋斗在一线岗位。大数据中心郭萍,丈夫曹志明在临潭路卡点。大数据中心于刚,妻子俞淑娟在核酸检测点。大数据中心王燕,丈夫马豫在碌曲县公安局疫情核查流调组……

疫情当前,大数据专班民警把岗位当作战场,全员上阵、攻坚克难,快研判、紧调度,传指令、深挖掘……在忙碌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本色。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用在疫情大考中,砥砺初心、锤炼本领,用忠诚奉献淬炼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图片

为了保证高质量完成核查任务,大数据专班集结了合作市公安局多个业务警种的专业技术骨干,围绕潜在风险人群多渠道、多维度整理疫情防控数据信息,并进行梳理、研判、比对,整理出有效信息,精准筛查高风险人群和潜在风险人群,由大数据专班上报到市局应对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再通过指令下发到基层分县局,以便基层一线做好信息核查管控。

基层需要大量数据支撑疫情防控,每天大数据专班根据获取的最新数据信息召开分析研判会,对每批数据的核查时间都要在最短时间内核查,第一时间下发到基层分县局;基层核查每条信息后,又要将数据信息核查做到情况明、信息全、按时上报;大数据专班又要将数据信息汇总,上报到上级公安机关,卫健委等多部门。

为保证每天及时推送数据信息,大数据专班全体人员连轴转,“吃住”在办公桌前,上厕所要小跑,轮换着去食堂打饭,把一切其他的时间压缩到最短,紧盯着电脑屏幕、手中文件。还有些数据信息不全,他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分析核实,直到数据准确无误。办公室内忙忙碌碌,只有“哒哒”的键盘敲击声。

面对海量的数据量和随时派来的工作任务,数据专班24小时不离岗,随时关注疫情动态,慎终如始,科学防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准高效地完成每一个数据,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