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嘉峪关民政局10月28日在前期印发了全市村(居)民委员会进一步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工作通知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嘉峪关市新冠肺炎疫情村(社区)防控工作方案》,指导村(社区)积极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形势新变化,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社区防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和村(居)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委会等基础作用,按照市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要求,结合全市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及时对小区(村)采取封闭、封控管理、解封及相关防控措施。统筹协调派驻(下沉)人员、经济和社会组织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人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按照入网入格入家庭的要求,细化分解村(居)民小组长、门栋楼院长、网格长、网格员责任,按照入网入格入家庭的要求,全面掌握村(社区)人员动态,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村、小区和网格,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积极配合医疗卫生和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追踪管理,定期上门了解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
二是强化社区服务供给。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城乡社区防控和服务工作,保障群众生活、社区政务服务办理或其他社区服务需要,加强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的关心关爱,做好生活保障、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
三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采取电话、微信、视频、入户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本辖区特别是疫情封控区内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状况,切实摸清救助需求底数。对符合条件的通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单人户”施保等政策,并采取畅通救助申请渠道、优化简化办理程序、当月审批当月发放资金等措施,多措并举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发生问题。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要综合运用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种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根据需要招募具备医护知识、应急救援、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方面专长的志愿者,做好属地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工作,帮助群众纾难解困,战胜疫情。引导志愿者主动向社区报到,就近配合做好防控知识宣传、人员信息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积极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居家隔离人员、社区困难群体等提供心理辅导、关爱帮扶等服务。
五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村(社区)通过“一封信”、QQ群、微信群、宣传栏、LED电子屏、广播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我市疫情防控情况及卫生健康部门编写的相关科普知识,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引导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及时发布和更新当地疫情防控动态,引导群众关注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大力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防止出现交叉传染。
六是积极整治环境卫生。各村(居)委会配合卫生健康等部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共创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倡导注重卫生、垃圾分类等新风尚,摒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做到环境整治入网入格入家庭,有效防范和阻断疫情传播。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