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监督蓝”

发布时间:2021-10-29 17:46:45     

连日来,在一处处紧张忙碌的核酸采集点,在一所所通宵达旦加班的核酸检测机构,在一家家日夜忙碌的医院……总有一个个身着蓝色监督制服的身影,用双眼一次次“扫描”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纠正着错误的操作,他们的臂章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卫生监督”。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投入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担当。抽调至省联防联控机制监督组的同志们,在接到命令后几个小时就踏上了赴基层督查指导的征程,白天不间断地奔波在集中隔离点、医院、学校、公共场所查看现场,晚上参加当地疫情防控调度会后,还要连夜整理当日督查发现的问题,谋划第二天的工作行程。

他们,不仅是严格要求、铁面无私的督查员,也是发挥特长,耐心细致指导解决问题的 “辅导员”。不到一周的时间,足迹已经踏遍了大半个陇原。

全省卫生监督员们,不顾个人的安危,舍小家顾大家,重点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核酸采集点、核酸检测机构、学校及托幼机构、公共场所、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每到一处,他们都要详细查看工作人员防护、操作流程、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和场所消毒等情况,以及核酸采集点是否及时录入相关信息,采集后的标本是否及时安全运送。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指导及时整改,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检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3263家,下达《监督意见书》1817份,处罚51家,警告48家;检查中小学、初高中、高校及托幼机构等各级各类学校4688所,存在问题学校148家,梳理问109条,下达《监督意见书》102份;检查住宿场所、“两站一场”、公共交通工具、超市等公共场所1651家,下达《监督意见书》785份;检查各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667家,抽查产品数1546件,下达《监督意见书》381份。(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