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0-12-02 17:25:14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定西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侧记


“校园安全与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老师能否在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近日,通渭县公安局李店派出所民警深入李家店学校开展法治安全教育,结合案例,以案析理,就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预防教育等进行了宣讲,有效提高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微信图片_20201202173552.jpg

这是定西市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西市把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全面确立“一把手”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平安建设,筑牢安全防线。努力做到让学生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健全管理体系  奠定平安基础

“为了进一步维护全市校园安全稳定,积极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定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盛淑兰说,把群众关切的校外寄宿生安全、夏季溺水安全、冬季取暖安全、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等问题全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定西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包抓县区和市直学校分工及工作职责的通知》,全面实施领导包抓制度和定期排查制度,做到责任明、底数清,确保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和“一把手”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健全学校和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实行量化目标管理,并将安全工作职责落实情况与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进行挂钩。

此外,还加强预防预警,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下发了关于防范学校安全、夏季传染病及食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校园网络贷款、防溺水等8份风险预警文件,及时在全市教育系统微信工作群转发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及定西市发布的重要天气预报信息,提醒各县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保障师生安全。

夯实基础建设  织密防控网络

硬件是安全建设根本。定西市努力增加投入,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防控体系。据了解,全市教育系统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三防”建设自查和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 100%;一键式紧急报警、技防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 100%;城市中小学专职保安员按标准配备率达到100%”的工作任务,全市有食堂的学校,技防系统全部接入“陇原食安”,明厨亮灶实现100%全覆盖。

    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校园安全保护区和平安校园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创建市级平安校园400所。通过“以评促建、以建促改”为手段的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营造秩序良好、校风文明、思想健康、师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书育人环境。

整治安全隐患  提高防范能力

“针对部分农村偏远学校使用煤炉取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今年10月,市政府专门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学校进行暗访抽查,提出全市所有使用煤炉取暖的教师和学生宿舍全部打开通风孔并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要求,并要求学校给校外寄宿生房东送达打开通风孔和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告知书,限时进行整改,冬季取暖安全做到一月一预警。”定西市教育局校安科科长陈广说。

    同时,深入开展全市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百日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校舍、消防、食堂、卫生、饮水、实验室及危化品管理、教育教学设施和特种设备、大型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整治。对重大安全隐患和涉及多部门整改的安全隐患,各县区政府要履行属地责任,统筹协调整改。

    此外,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教学中增加防范不良网络贷款、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等内容。以防拥挤踩踏、防地震、防水灾、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火灾为重点,加强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紧急情况下学生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重点难点,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陈广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