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追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张树俭

发布时间:2021-05-07 11:10:35     

用生命诠释忠诚警魂

——追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张树俭


2015年 5月16日,参加工作32年的原白银监狱狱政科副科长张树俭在监狱值班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抛下了他一生追求的事业,将生命的年轮定格在51岁。 

32年风雨兼程,32年坚定守望,32年无私奉献。他把人生最辉煌的32年毫不保留地献给了他所忠诚的监狱事业,用自己短暂的一生阐释了根植于警魂中的正义与担当,用一腔热血与绝对忠诚演绎了人民警察平凡而高尚的灵魂。 

2015年11月,张树俭被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8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称号。

信念坚定、牢记宗旨的政治品德

“监狱的减刑、假释等工作政策性强,工作的依据和尺度是唯一的,那就是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认真学习,吃透了各种法律法规精神,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确保监狱公正执法和执法公信力,也才能正确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张树俭生前这样说。

1983年,张树俭被分配到白银监狱农场工作,一干就是32年。他在担任狱政科副科长近20年间,每年都联系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2000余人次。在他生命的最后5年,他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9422件,暂予监外执行94件,复核罪犯释放证明书7888份,发现和协调纠正刑期计算错误案件65起,依法稳妥处理了多起罪犯正常死亡案件,无一出现差错,保障了罪犯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权威。

为了使自己负责的刑罚执行工作与国家修订的条款同步,张树俭养成了坚持收看《新闻联播》和读报学习的习惯,并坚持撰写学习笔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他不仅对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烂熟于心,还对司法部随时出台的各种条例规定以及上级文件、各类规章制度信手拈来。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积累,长期的总结与提炼,张树俭成了大家公认的刑罚执行工作“活字典”。

他讲政治,努力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始终围绕监狱中心工作默默奋战;他懂法律,工作中认真钻研法律知识,逐渐成为精通刑罚执行工作的专业人才;他有正气,代表白银监狱在与市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等政法单位的业务往来中,在与罪犯亲属、社会各界的交流中,都树立和展示了监狱的良好形象。 

坚守公正、依法办案的民警本色

张树俭生前常说:“监狱执法工作是保证法律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执法者,如果不依法办事,不仅损害的是个人形象,而且损害的是监狱形象,甚至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坚守公正、依法办案,贯穿在张树俭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有一次,一名罪犯表现较好,但入监时间与监狱的减刑方案规定相差10天,监区民警为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准备呈报减刑,恳求张树俭通融一次。张树俭对这位民警说,执法工作就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搞特殊,不能厚此薄彼,让这位民警明白了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认真、严谨、细心,一直是张树俭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2015年4月,一位干警给张树俭送去了500多名罪犯3月份的计分考核材料。核对结束后,张树俭拿出了罪犯王某的计分考核表,指出考核表合计栏里的数字跟罪犯每天日考核的得分差了0.1分,立即要求重新填写,并语重心长地对该民警说:“干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你写在这张表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国家在执行刑罚,容不得半点马虎,打不得半点折扣。”

和大多数民警一样,刚正不阿的背后,张树俭也有柔情。2008年4月,张树俭押送监外执行的何某到陇西县办理移交手续后,将何某送回家。当得知何某的母亲连饭都吃不上时,便向同来的当地派出所民警借了2000元交到何某的母亲手中。当何某的母亲颤抖着双手接过这2000元时,嘴角抽动着,泪水夺眶而出。临走时,张树俭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200元也悄悄放在了老人的炕头。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警32年,张树俭始终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作为人生箴言。

他在主任科员、副科长岗位一干就是19年,从未给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并多次将荣誉让给青年民警。他负责的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释放等工作,面对同学、朋友多次对个别罪犯的说情和罪犯家属的送礼,他都是婉言谢绝和拒绝了。在他32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出现过一次违规行为。

在面对诱惑时,他从未动摇,只要是他带过的新民警,都知道他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监狱警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得把法律刻在脑里,把欲望锁在心里。头戴国徽,就得把淡泊名利,清白做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作为铭记于心的箴言。”

敢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

张树俭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体有病或处理了突发事件而提出给他少排班或不值班。

牺牲当日的值班,他完全有理由提出换别人去的,因为从5月12日开始,为了妥善处理罪犯苏某的正常死亡事件,他和苏某的家属进行了37个小时的艰苦“谈判”,直到5月14日凌晨2点妥善处理了该事件,才回家休息。

由于长年的超负荷工作,饮食不规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办公室时常出现心跳加快、眩晕、冒汗等低血糖症状。此时,他只是用一颗水果糖“治疗”低血糖,或者吃几块饼干缓解症状,稍事休息又继续工作。很多次同事们看到他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劝他去医院看病,但他总是说等忙过了这阵子就去检查,但一拖再拖就是好多年。

倒在工作岗位上送到医院后,张树俭留给妻子最后的话是“没事,我还值班呢。”

在他32年的工作生涯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动人事迹,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感人故事,是他始终牢记宗旨,不忘使命,公正执法,维护稳定的职责;是他忠诚党的监狱事业,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尽职尽忠的奉献。他无声的奉献荡气回肠,让每个人的心中平添了一份感动。

他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贞。(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