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起走
——静宁县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静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景春,副县长杜晓光,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 记、主任崔江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静宁县原安镇委员会,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一串串为民服务的足迹。
静宁县司桥乡的花田引得游人 驻足观赏、拍照留念(2020年9月10 日拍摄)。 静宁县宣传部供图
“原来家里住的是土坯房也是危房,还有我们阳屲山有裂缝,这些年政府特别重视,经常对山体进行观察,并给我们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现在搬迁到新农村,住上了漂亮的砖瓦房。”静宁县界石铺镇大河村阳坡社搬迁户韩炳胜介绍。
韩炳胜是静宁县大河村阴坡社搬迁户,几年前他还是村里的帮扶户,如今,他不但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成了全镇响当当的养牛能手。“这几年,在政府补助资金建棚,贷款养牛政策的扶持下,我不仅脱了贫,而且还走上了致富路。家里的牛由原来的4头发展到现在的19头,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韩炳胜信心满满地说。
脱贫攻坚以来,静宁县累计易地搬迁群众3482户16007人,完成危房改造38012户,建成农村公路2471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713公里,新建村级光伏电站22处,改造提升集中供水工程32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比例、住房安全比例、行政村道路通畅率、动力电覆盖率、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
与此同时,静宁县积极争取纳入全国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先行先试工作县,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3.3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27%。新建改建标准化卫生室222个,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
“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3亿多元,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提升等工程,全县城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发展,并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认定,形成了普、职、特、成、幼教育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静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军民介绍道。
静宁县灵芝乡俊峰村的杜引弟,参加了全县电商人才培训项目,她认为:“只要努力学习,跟上培训的步伐,种植的黄芪药材就能卖出去挣钱。”“参加公益性岗位,不仅把庄前屋后和河道里的卫生打扫干净了,还能有收入,大家积极性高得很。”甘沟镇王川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杨笑笑说。
静宁县累计组织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等培训155期7753人,按照“1+X”精准帮扶机制帮带贫困户1.2万户,规范提升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454个,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带动稳定增收脱贫。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当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富了口袋。(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小锋 通讯员 柴王宁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