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在12月4日举行的甘肃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酒泉专场活动上,酒泉市通报了全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喜人成绩。
近年来,酒泉市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瓜州县、玉门市分别于2017年、2018年实现摘帽,2019年底,全市2.05万户7.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1.06%下降为零,提前一年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酒泉是全省“两西”农业建设和省内中东部贫困移民安置的重点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酒泉市先后安置“两西”计划移民、疏勒河项目移民和九甸峡库区移民15.75万人,其中瓜州县安置8.2万人、玉门市安置3.6万人。全市2013年识别确定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5万户7.17万人,集中分布在瓜州县和玉门市的10个移民乡,贫困人口中移民占到68%,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酒泉市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要求,认真落实落细脱贫攻坚举措,健全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全员结对帮扶,强化资金投入聚力产业扶贫,点对点拔穷根,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016年至2020年,酒泉市共落实各类扶贫资金19.39亿元,集中实施了土地改造、渠系配套、农田林网、村组道路、住房改造、安全饮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到户增收产业发展等一大批扶贫项目;全面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扶持贫困户新建日光温室3244座、钢架大棚4015座、养殖圈舍9469座,调引牛羊15.4万只,发展“五小产业”5085户,建档立卡贫困村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86%以上。经过努力,群众现在全部住上了砖混、砖木结构的安全房、小康房。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安全饮水实现了“户户通”,全部用上了卫生厕所,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移民群众说:“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实现了,我们的居住条件比老乡镇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