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凉州区教育系统不断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治理行业乱点乱象,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在校园的滋生土壤,为筑牢校园平安防线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防范根基
区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教育系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局党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扫黑除恶斗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教育系统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制定印发《全区教育系统坚决整改扫黑除恶“见黑见恶不见伞”问题的实施方案》《凉州区教育系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安排部署扫黑除恶各项工作。将扫黑除恶斗争同法治宣传、平安校园建设、校园欺凌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人群监管、家校共建工作相结合,全面建立从机关到学校、从校内到校外的扫黑除恶防护网。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凉州区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活动,通过发放资料和以案说法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家长以及教育机构机关干部讲解新形势下扫黑除恶的意义,并积极宣传校园贷、网络购物刷单、电信诈骗、校园暴力等违法犯罪的危害及防
范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自尊自爱、远离不良场所、拒绝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法治导向、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宣传力度。
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共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标语1205条,悬挂横幅520余条,设置固定宣传栏250个,召开主题班(队)会1400余场(次)、专题讲座245场、家长会400余场(次),增强了师生们对扫黑除恶斗争的认识,提高了大家对扫黑除恶斗争的知晓率,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良好氛围。
细化工作举措提升督查效能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围绕侵占学校公用财产、扰乱学校管理和教学秩序、侵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学校及周边敲诈勒索学生、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校园欺凌、非法“校园贷”、体罚、虐待、性骚扰等十项重点内容,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设立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动师生、家长广泛收集线索。建立健全举报线索管理台账,细致摸排,底数清、情况明、防遗漏。聘任291名法治副校长,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
截至目前,开展反欺凌专题班(队)会824场(次),国旗下讲话560场(次),法治讲座412场(次),发放调查问卷4万余份,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和“校园贷”宣传警示教育活动140场(次),发放资料12万余份,并在全区各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电信诈骗及“校园贷”线索排查。积极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对校园周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消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维护学校及周边秩序,全力保障学生的消费安全。
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常治长效
按照抓源头、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思路,区教育局在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将强化宣传警示教育、堵塞监管漏洞、健全完善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机制作为工作重点,逐步形成局班子成员扫黑除恶斗争包片联系机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线索发现移交机制、考评和督导工作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利益集中整治。
成立由责任督学组成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导组,组织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以及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督查。开展全区校外培训机构暑期专项督查,下达违法行为告知书31份,取缔无证机构31家,吊销办学许可1家,下发整改通知书125份,停业整顿4家。实现了扫黑除恶与学校工作相结合,专项治理与常治长效相结合,有效维护了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王建庆 通讯员吴长恒 蔡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