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教育系统开展交通安全护导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1     

精细化交通护导 防风险守护平安

——陇西县教育系统开展交通安全护导工作纪实

近年来,陇西县教育系统以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护导水平为牵引,以进一步开创交通护导工作新局面为手段,全面梳理交通护导制度机制,全面落实上下学交通护导工作,精细化护导取得显著成效,从源头上防范师生交通安全风险,有力维护了校园周边良好交通秩序。

健全落实交通护导制度

各学校全面修改完善交通护导制度,与值周值班、班级周次评比、岗位绩效管理和年度考核等其他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工作长效落实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管长远、稳预期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学校路队建设和管理制度,使交通路队制度保证落到实处。

各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交通护导器材。对交通风险隐患较大,需要加强交通秩序维护的学校,还配备了便携式爆闪警示灯、交通警戒线。各小学引导家长购置小黄帽,学生上下学期间戴小黄帽通行。

实化细化交通护导办法

明确护导时段。上学时段,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和保安人员根据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提前20至30分钟到校门口执勤护导;放学时段,以上人员在学生出校门前5分钟到指定岗位护导。

较大规模学校执行错峰放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一年级为优先,科学合理设置好错峰放学时段,有条件的学校优化安排,配合使用接送卡,让一年级学生家长到校内指定区域接学生,防止国省道沿线学校的校门口道路上家长和学生聚集而出现交通安全隐患。

城镇学校合理设置接送点。充分利用校门周边区域或适当向校内延伸,结合错峰放学办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划分好家长接送学生区域,明确标识或标牌,分流学生及家长,防止集中接送造成拥堵。

精细化交通护导工作。各学校一般分别在校门、校门左右两侧各50米处设置三个护导点,每个护导点至少安排1至2名护导人员。两侧人员执绿旗、红旗,穿着反光马甲,保安人员执橡胶警棍等安保器材护导,提醒机动车驾驶人员注意交通安全,减速慢行或等待通行。

严格落实上下学路队制

城区小学结合实际,步行上下学的学生执行路队制度,以班级内学生行走路线为依据组建路队,学校离家最远的学生选任路队长,管理好上下学路队。农村小学以自然社或学生行走线路为依据,整合各年级学生组建好路队,一般在高年级学生中选任路队长,管理好上下学路队。各学校把路队执行情况纳入班级周次评比事项范围,指导和督促班级落实好路队工作。

通过严格落实精细化交通护导工作,使全县259所学校(含幼儿园、教学点)9.6万多名学生交通安全风险大大降低,惠及5万多个家庭,为平安陇西建设做出了贡献。(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张海峰 徐治军 李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