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协同作战,全力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为打赢这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奋力拼搏。
最近,本报记者先后对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产业开发、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驻村帮扶、组织保障、综合协调等专责工作组进行了深入采访,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专栏,推出相关系列报道,全景展现我省脱贫攻坚各专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鼓舞干劲、坚定信心,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敬请关注。
——我省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工作综述
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履职尽责,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建立日常协调调度机制,紧密协作、同频共振,千方百计筹措扶贫资金,持续加大投入,精准统筹使用,强化监督管理,为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这是近年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专责工作组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
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
自2018年起,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专责工作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产业、就业、危房改造、人饮安全、易地搬迁、乡村道路建设等重点任务,将扶贫资金向“两州一县”和深度贫困县倾斜,集中资源、集中财力,支持打好脱贫攻坚阵地战、歼灭战。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8至2020年,我省安排“两州一县”和其他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7.5亿元,年均增长19.2%,占全省的65.3%,其中“两州一县”166.3亿元,年均增长19.5%,占全省的27.3%。同时,中央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9亿元全额安排到“两州一县”。转移支付和基本财力保障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下达“两州一县”均衡性转移支付268.8亿元,“两州一县”补助系数比全省县级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以上。
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保障的重要举措,我省是如何落实国家关于涉农整合资金政策的?对此,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专责组组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智军表示,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意见,明确了资金整合范围和主要投向,构建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机制,对贫困县集中财力、瞄准靶心,精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
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原则,督促省级13个部门将中央20项、省级14项涉农资金一律切块下达,不戴帽子、不跟任务、不考核约束性任务完成情况,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由县级政府依据脱贫攻坚规划自主安排使用。督促贫困县进行实质性整合,做到“大类间打通,跨科目使用”。实行“双审”机制,指导贫困县制定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做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2016至2020年,我省累计整合使用涉农资金919亿元,整合率达74%。
据统计,贫困县整合用于种植、养殖、光伏等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达459亿元,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460亿元。通过涉农资金整合,解决了资金分散、管理分撒、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支持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解决好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死角”“盲点”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规范性,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性任务不留资金缺口,我省先后出台和编制了《关于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保攻坚补短板强监管的意见》和《扶贫资金精准统筹使用方案》,全面厘清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统筹使用财政专项扶贫、涉农整合、行业扶贫等资金,以此防止出现资金结构性缺口,造成脱贫任务出现死角、盲区,留下“尾巴”。
同时,与省扶贫办一起组织发改、农业农村、水利等11个省级主管部门,对贫困县精准统筹方案进行了联合审查。指导督促贫困县紧盯“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着力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业、产业支持等新政策,不得安排与脱贫任务关联度不高、“搭车”、提标及“负面清单”项目,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匹配到位。压实市州责任,跟踪指导贫困县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切实抓好方案落实,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截至目前,75个贫困县统筹安排可用于脱贫攻坚的资金367.25亿元。
按照相关要求,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专责工作组紧紧围绕“督促8个未脱贫摘帽贫困县,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精准统筹使用各项扶贫资金,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资金保障”的督战任务,以“督”促“战”、“督”“战”结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记者了解到,8个挂牌督战县纳入精准统筹使用方案资金规模达到93.2亿元。截至10月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实现支出48.2亿元,支出率为93.2%,高于序时进度9.9个百分点。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
据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贵贤介绍,扶贫资金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监管难度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资金保障专责工作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紧织密制度“藩篱”,厘清职责,靠实责任,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按照“谁主管专项、谁分配资金、谁负责监管”“谁使用资金、谁负责绩效”的原则,从省级到乡村,逐级、逐部门明确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职责,规定对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58种情形进行问责,构建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协同监管,覆盖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监督问责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
2018、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均在规定时限内拨付下达,年度支出率分别达到96.8%、98.4%,较国家考核要求分别高出4.8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同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制度,进一步明确监控内容,职责分工,监控流程,充分运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对各类扶贫资金重点流程和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不仅如此,督促扶贫资金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两个一律”的要求,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实施结果、检查验收结果、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一律公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