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铁集团创新举措助力乡村脱贫
7504次列车在黄土高原沟壑之间运行 通讯员 关杰 摄
“老侯,还没到陇西就卖完了,你这生意真不错呀!”列车长刘秋梅跟侯进福打趣地说道。
“这都是沾了咱们小慢车的光啊!坐着小慢车去卖樱桃,成本低、卖得快,生意好!”侯进福笑着说。
这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公益性慢火车的一个场景。
在陇西至青林的7504次“富民号”列车上,成筐的大樱桃格外诱人,车厢里的旅客忍不住鲜嫩的美味,都围过来“品尝”。看着自己的一筐樱桃被车上的旅客抢购一空,喜乐堆满了渭南镇果农侯进福的面颊。
7504/3次“富民号”列车的前身是运行于兰州至天水的256/5次列车,自1954年开行以来,66年风雨兼程服务着沿线的老百姓。2015年4月,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以创新的理念,崭新的标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百姓致富服务,陇西车务段倾力打造7504/3次“城乡文化列车”,并与2017年随着天华线的开通将运行区段延长至青林。
2017年,兰州局集团公司按照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进一步落实国铁集团党组、甘宁两省区相关要求,把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交通扶贫的生动实践,率先打造了陇西至天水7504/3次“富民号”公益性慢火车。
2018年5月,为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开好公益性慢火车”的具体要求,在“城乡文化列车”的基础上打造“富民号”列车,再次华丽嬗变后的小慢车,已然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乡百姓致富的最佳途径。
沿线老百姓挑着农产品上车。
“我算了一笔账,樱桃上市的时候,我每天挑一担坐上小慢车到天水,一趟车票是5元,樱桃一斤能卖15元,一天按卖出60斤算,除过饭钱一天能赚将近800元,而且坐上火车又安全又舒坦,这日子也过得美着呢。”侯进福和大家分享着小慢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
66年来,这趟运行在天兰线上的小慢车,以创新的理念、低廉的票价、温馨的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百姓致富服务,成为当地老百姓赶集、探亲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为进一步扩大铁路运输扶贫辐射面,助力偏远、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脱贫致富。兰州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运输扶贫的效力和作用,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公益性“慢火车”的开行方案,按照“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的原则,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慢火车、优生活”服务品牌,开行甘肃境内兰州至武威南、长征至白银西、嘉峪关至敦煌、陇西至青林等方向11对公益性慢火车,坚持票价低廉、服务优质、安全便捷,有效发挥铁路运输在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使慢火车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车”、“便民车”。
“为了更多当地老百姓分享小慢车交通红利,7504/3次公益性慢火车延长了区段,从陇西开到了青林,列车服务紧扣短途旅客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细节,在便民服务方面,为旅客提供针线、小剪刀、捆扎绳、胶带等便民常用物品。在文化扶贫方面,在车厢内打造了扶贫文化墙,悬挂党中央关于扶贫政策的展板以及集团公司扶贫帮扶点陇西县东峪村的农特产品照片、电商二维码,推进贫困地区帮扶企业生产的农特产品进车厢,扩大宣传面、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老百姓增收。”陇西车务段党委书记张琪说。
据兰州局集团公司客运部有关人员介绍,2019年,兰州局集团公司开行的11对公益性“慢火车”累计完成旅客发送量234万人,日均0.64万人,占年度计划6500万人的3.6%。7504/3次列车沿途所经过的武山县、甘谷县、麦积区均实现脱贫,这与“富民号”公益性小慢车发挥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大作用密不可分。
兰州局集团公司将持续传递“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的帮扶理念,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的责任与担当,继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搭起偏远山村与城乡的“连心桥”,搭载着沿线老百姓的幸福梦想,跑出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