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胡麻榨出油 村民致了富

发布时间:2020-05-06 11:44:29     

  “我来榨油厂上班以后,学会了胡麻油的流水线包装,每个月有工资可以拿了,而且还可以照顾家里。”在陇西县通安驿镇东裕村的一家扶贫车间里,郭巧萍一边给“东裕老榨”牌胡麻油打包装,一边聊着自己的生活变化。

  郭巧萍是东裕村的贫困户,她所在的扶贫车间,是兰州铁路局在对口帮扶的陇西县建设的五个扶贫车间之一。

  以前榨油用的是土榨法,需要把胡麻籽炒完研磨后再蒸制,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后来出现的螺旋榨油法,工序简单,但是油品质量并不高。

  “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的榨油厂通过电炒、无污染的科学技术榨出来的油品质好、味道香。”跟郭巧萍一样打心眼里高兴的,还有同村的张仁。

  炒胡麻籽、压榨、过滤、精炼、沉淀、装瓶,榨油厂机器轻鸣、香气弥漫。脱贫路上,除了精准,还要看长远,而长远就要看产业。

正在包装胡麻油的张仁正

  2017年以来,兰州铁路局在东裕村累计投入81.3万元帮助发展产业,村里曾经撂荒的百亩土地,如今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油品扶贫加工车间和富民兴村交易平台。2018年底,东裕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我们对兰州铁路局的帮扶非常满意,对铁路局派出的帮扶队更要点赞。”据通安驿镇党委书记王臻介绍,如今村里的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尤其是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零实现了全面突破,达到了10多万元,东裕村也由深度贫困村变成了全镇的富裕村。

  产业兴、百姓富。2019年,榨油厂年产量达60吨,解决14名贫困群众就业,并带动当地451户农户扩大种植胡麻、菜籽。

  兰州铁路局派驻东裕村的驻村扶贫干部仰彦龙还告诉记者,已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打通了“东裕老榨”牌胡麻油的多重销售渠道。“我们不仅要让老百姓防止返贫,而且要让他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强科 仙玉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