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千里援医”谱赞歌——天津市静海区与镇原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支援侧记

发布时间:2020-04-23 11:02:27     来源: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我老伴患有心脏、肺、颈椎脊柱供血不足,这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天津来的李大夫在诊断疾病的时候,望闻问切做的非常周到,好像是我们家的亲人一样,看病很有耐心,不管怎么问她也不烦不燥,我老伴病症松了好多。”近日,记者在镇原县中医院采访时,天津市静海区对口扶贫甘肃镇原县技术援派干部李莉正在查房,平泉镇姚川村安怀弟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1587604559808077956.jpg

  千里一线牵,情满扶贫路。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天津市静海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围绕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输转、携手奔小康等6方面工作,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健全协作机制,为镇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天津力量”、“天津智慧”。

1587604598852017319.jpg

  天津市静海区对口扶贫甘肃镇原县技术援派干部刘宝芳就是去年援派干部中的一员。2018年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的刘宝芳怀着对老区的热爱主动报名对口支援,来到镇原后,她每天坚持查房,并不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对疑难典型病例进行重点治疗及分析,对重点及疑难病例进行辨证施治,充分发挥天津市的针灸优势。

1587604620248058918.jpg

  “刘老师去年7月份从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到我们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对我们整个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当有主管医生休息或有事请假时,她总是主动包揽下主管大夫所有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即使是节假日也不休息。去年的中秋节,三天假期她都是在病房中度过的。在服务患者方面,她更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全心投入,曾经有一位老年患者以‘颈椎病’入院,入院第三天患者发烧发热、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并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她一直守护在病区。”镇原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医师曹志伟这样评价刘宝芳。

1587604662031026708.jpg

  除了院里的工作,刘宝芳、李莉、李胜利、王学瑾四位援派干部,时常和同事们深入到街道以及乡村进行健康义诊、精准扶贫,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慰问,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1587604687828068145.jpg

  医者仁心苏万物,悬壶济世救众生。他们抛家舍业、到距离上千公里的异乡,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段动人的结对帮扶事迹;他们秉承着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经验倾囊相授。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核磁共振技术程序指导、专题培训等,各位专家挤出自己的每一分闲暇时间,尽心尽力的教。面对病人他们尽职尽责,面对同事他们耐心细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用高尚医德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视患者如亲人的忘我奉献精神为镇原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着力量,在陇东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曲曲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动人之歌。

  自2017年以来,镇原县共派出挂职党政干部22名,跟岗学习20人,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0人,医疗专技人员42人,教育系统管理人员及教师23人,农业专技人员29人。静海区选派党政干部及专技人员来我县进行人才支援72人,其中党政干部4人,专业技术人员68人。今年,两地采取“点对点”输送方式,4月16日完成首次输送工作。镇原向静海区输送干部人才22人,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培训村支书、党政干部、农技人员33人。静海向镇原输送41人。通过人才支援双向交流,形成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支援机制,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为镇原县脱贫攻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张宁宁)

责任编辑:王建定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