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进中的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
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民警救助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2019年9月1日拍摄)。
“辖区 G7 京新高速(白疙瘩— 明水)1848km—1982km,全程道路两侧戈壁、路直景观单调、大风沙尘天气多发,路面落差较高、横风较大,驾驶员容易疲劳驾驶,易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请过往驾驶员稳驾慢行 ,切勿超速行驶 。 1854km—1858km 为 急 弯 路 段 , 1913km—1939km 为连续下坡路段,请驾驶员朋友谨慎驾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全体干警提前祝您节日快乐、一路安康顺利。”这是针对 2020 年国庆、中秋假期安全行车,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于近日发出的一则“两公布一提示”信息。
“每年在重要节假日、大风雨雪天气来临时,我们都会收到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的温馨提示。”常年往返 G7 京新高速公路从事煤炭运输的张师傅深有感触地说。
自2018年建队至今,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在管辖路段80%以上无网络信号、无科技管控手段支撑的戈壁区,全体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建促队建,克服重重困难抓管理,两年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万余起,救助受困群众500余人,收到全国各地致敬感谢锦旗20余面。“大队每年累计巡逻里程达10万余公里,检查提示疏导过往车辆91万余辆,发布各类安全提示信息4.7万余条,亡人交通事故控制在2起以下,有力维护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确保了G7京新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王玉清说道。
“党旗飘扬”
G7京新高速公路全长2540公里,是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七条放射线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贯通了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五省一市,使乌鲁木齐到北京的里程缩短1300多公里,成为一条带动西部边疆大发展、牵引大融合的沙漠天路。G7甘肃段(白明高速)地处河西走廊北部的戈壁荒漠地带,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基础条件差,主线路起点位于蒙甘交界处的白疙瘩,终点位于甘新交界处的明水村,全长134.4公里。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公路通车。2018年4月1日,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成立,现有民警辅警24名,平均年龄不足28岁。
“建队之初,我们身处荒凉的自然环境,面对狼群出没、干旱缺水、就医困难的艰苦条件,年轻的队伍存在着种种隐患和风险。记得2018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我们听到大队喂养的狗叫声异常凄惨,连忙出去查看,发现狗已被咬伤,第二天请当地牧民查看了狗背上的伤势,确定是被狼撕咬所致。”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胡勃说,身处艰苦荒凉的环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荒芜、自暴自弃,导致队伍作风散漫、一盘散沙、最终荒废,那才是支部班子最大的失职。
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组织开展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培训(2018年8月16日拍摄)
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党支部在厘清思路后,迅速定牢方向,以做实基础做强党支部为目标,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聚焦“两个维护”,将提升巩固党支部组织力、向心力作为奋斗方向,坚持“距离再远绝不忘使命,环境再苦绝不忘忠诚”的信念。同时,以党建带队建,把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作为工作重点。为此该大队党支部提出了“六个一”工作法(即一个工作周期开展一次理论学习、一次业务学习、一次读书会、一次优秀影片视频赏析、一次技能培训及展示、一名同志自选主题上台讲授人文百科知识),每周期利用6个晚上的业余时间,精心设计,全员参与,达到了排遣寂寞、丰富生活、磨砺意志、提高自我的目的。将“只有荒凉的地方、没有荒凉的人生”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鼓舞民警辅警“像建设自己的家一样建设警队,像维护自己的家一样维护警队”,在党建引领下快速成长、建功立业,不断增强了队伍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建队以来,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先后获得省公安厅“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酒泉市公安局党委“示范党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酒泉市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期间,有1名干警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在职研究生,13人参加自学考试,5人取得本科毕业证,7人本科在读。7名民警荣立三等功、获得嘉奖。
“用心守护”
2020年9月18日21时,肃北县马鬃山镇地区线路改造停电,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戈壁滩的宁静。“一辆由新疆前往内蒙古方向的大货车,从13时左右到现在失联了,最后一次通话就在马鬃山。”同伴报警说,打了200多个电话也没有联系上。
接到报警电话后,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副大队长陈刚立刻带领值班人员前往内蒙古方向寻找,同时通知正在马鬃山服务区开展夜间勤务的民警辅警向过路司机询问路上基本情况。
马鬃山地区地处戈壁荒漠,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之外,无电无网无信号是对过往驾乘人员最大的隐患。9月的马鬃山,夜间气温已接近于零度,如果驾驶员发生意外长时间暴露在野外,很可能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陈刚和同事开着警车向内蒙古方向行驶的同时,注意观察道路两侧的情况。“远处路上有一辆车闪着微弱的黄灯。车在路上,驾驶员应该问题不大!”陈刚激动地说。当警车靠近时,一位40岁左右的驾驶员从大货车上下来。核对完失联车辆号牌等信息后,确定这就是报警人要找的车。
“你们怎么来了?”陈刚还没来得及询问,驾驶员李某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在询问事情的经过后才知,原来李某驾驶的大货车爆胎后无法继续行驶,身处无人区没有信号不能打电话,加之夜间来往车辆较少,他已在高速公路上滞留了5个多小时。
陈刚和同事迅速为大货车做好安全防护后,载着李某和车胎返回马鬃山,在向其同伴报平安之后,又将李某送去修补车胎,并再次嘱咐夜间一定要注意安全,才返回了大队。
类似这样的事情,该大队民警辅警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无论驾驶员感谢及时相救,还是埋怨救援‘迟到’,我们始终在G7守护着过往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陈刚说,自2018年来到马鬃山工作,这种“失联”救援早已司空见惯,距离再远绝不忘使命,环境再苦绝不忘忠诚,这是他们的初心。
G7京新高速甘肃段自建成通车以来,无网无电无信号给这条道路的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沿线戈壁荒漠上来往的车辆,信号不通也为安全行车埋下了隐患。
“起初,大队安排的巡逻车在驶离单位十几公里就失去了联系,电话打不通、对讲机无信号,根据巡逻时间感觉快要回来时,在队的同事就会打电话主动联系,电话通着就说明安全返回了,如果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值班领导就会立刻派出另一组人员根据巡逻线路出去寻找。”该大队教导员胡海东说,直到2018年底冬季联席会上,大队提出联合巡查机制后,各涉路单位纷纷表示赞同。路政、收费、救援、养护、交警组成的“一路五方”联合巡查小组成为G7京新高速甘肃段最独特的道路交通管控手段。
目前,“一路五方”联合巡查机制已常态化运行,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使命担当”
每逢佳节倍思亲。2020年国庆、中秋节即将来临,大队民警辅警对家的思念之情更加浓厚。“为了G7大动脉的安全畅通,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坚守工作岗位,用一人不团圆换取万家的安全团圆。”胡勃坚定地说,“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和担当。”
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全队24人,来自我省8个州市的11个县区。异地从警、两地分居在马鬃山高速公路大队再“普通”不过了。
胡勃的家在200多公里外的玉门市,算是离家最近的了,但他将孩子交给父母,带领同事常年坚守在茫茫戈壁。
民警曹文强家在平凉,单位离家1700多公里,算是最远的一个。每次回家他要在汽车、火车之间转乘好几次。当父母问到工作情况,他总是乐观地说,“你们就放心吧,单位离酒泉市不远,一切都挺适应的。”殊不知这种善意的谎言,骗得了朴实的父母,却骗不了自己的眼神。工作中,曹文强也表现出了想家的一面,如果在执勤过程中遇到平凉老乡,他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喜上眉梢。
陈刚的妻子在瓜州工作,现在两人分居已经大半年了,加之妻子怀孕,让陈刚特别不放心。“现在家里的水电暖、柴米油盐都是她一人应付,这些活本该是一个男人干的,硬生生把媳妇变成了‘女汉子’。”提起这些,陈刚觉得亏欠了家人太多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