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千家万户平安出行
——我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交出合格答卷
9月21日,张家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巧借马关镇举办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的有利时机,开展“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摄
9月23日,记者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召开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从2015年到2019年,我省农村地区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以来,全省农村地区无重大事故发生。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筑牢农村道路安全屏障等方面交出合格答卷。
齐抓共管 预防交通事故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指标进行考核,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有效预防农村地区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交通安全形势,研究部署事故预防工作,安排党政分管领导深入一线、指导检查,狠抓工作措施落地见效,在人财物等方面尽最大可能给予支持保障。各级道安委及成员单位积极履行职责,着力补齐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短板弱项,大力推动农村交通安全“两站一室三员”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为做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开创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抓、责任有人担的良好工作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15年的969人逐步降至2019年的823人,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农村地区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9人;2020年1月至8月农村地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897起,死亡518人,受伤221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减少14人,受伤人数减少188人;2015年以来我省农村无重大事故。
夯实基础 改善通行条件
我省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道路通行条件复杂,加之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面较宽,道路交通管理人财物投入有限,管理困难较大。全省各地在大力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同时,不断改变道路交通管理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全省累计投入经费7446万元,建成乡镇交管站1228个、行政村交管室15991个,现有7937名专职或兼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26104名兼职行政村交通协管员、17148名交通劝导员等共计5万余人。全省标准化劝导站由2017年底的652个增加到目前的3772个,达到行政村总数的23%,乡村劝导网格基本成形。
劝导是柔性,严管才能刚。为此,我省按照一乡镇设立一个交警中队的要求,先后建成乡镇交警中队1113个,有民警1287人、辅警2762人。去年以来,全省乡镇交警中队尽职尽责,开展现场查处无证上路、酒驾醉驾、农村面包车超员、三轮车违法载人、摩托车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97.3万余起,为消除事故隐患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我省还大力推行“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建设。2019年在农村道路与国省道平交路口安装信号灯99处、设置减速带713处,分别完成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部际联席会议下达我省建设任务的395%和164%。
科技支撑 筑牢安全屏障
从2017年开始,我省全面推广信息系统手机APP注册安装和日志上传工作,“两站一室”人员安装注册“农交安”手机APP达5万余人,1.7万余名交通劝导员日志上传率接近100%;“农交安”信息系统已录入农村地区机动车信息240万台,驾驶人信息211万人,研判分析功能不断得到开发和使用;在行政村出村口安装公共视频5992处,安装率达到了行政村总数的37%,为有效落实劝导勤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筑牢了农村道路安全屏障。
为提升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我省从农村行政村开始深入推行交通安全宣传“六个一”活动。同时,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开展安全宣传,组建了2272个乡级、15524个村级微信群,对270余万名农用车驾驶人点对点发送微信提示,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农忙出行、夜间出行等安全提示,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交通安全理念入脑入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