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武威:“智慧交管”带来出行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0-08-21 10:22:11     

  交通信息诱导屏实时提供道路运行情况,同步播放创城宣传片和天气预警、疫情防控等提示信息;市民通过下载“掌上公交”APP,实时了解最新公交运营信息,科学规划出行路线;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推送停车区域车位使用情况,车主可随时通过“武威慧停车”APP查询车位情况,有效节省停车时间……

  近年来,武威市公安机关向科技要警力、向大数据要战斗力,变“汗水警务”“人海战术”为“现代警务”“智慧交管”,着力推动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全市交通拥堵指数不断下降、市民交通出行更加顺畅、办理车驾管业务更加方便、整体交通环境更加文明——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智慧交管”带来的出行红利。


武威城区交警摩托车骑警队根据辖区交通 状况,开展巡查勤务工作(8月3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大数据+交管” 打造智慧之眼
 

  7月13日,武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通过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车辆大数据研判系统,研判发现牌号为甘H·C1075号黑色“本田”牌小型轿车涉嫌存在“套牌”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指挥中心立即采用“情报+机动”工作模式,对嫌疑车辆进行轨迹研判,于7月17日8时30分成功查获该违法车辆。指挥中心围绕研判分析、预测预警、指挥调度、联动运行、诱导发布、考核监督,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扁平化指挥作战体系,实现“情、指、勤、督、宣”一体化运行。交管部门利用大数据资源,应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智能管控平台、车辆大数据研判系统,对“两客一危”、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车辆进行轨迹分析,及时下发预警研判、工作提示、工作指令,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和工作措施建议,并利用视频巡检,发现警情,迅速拉动,妥善处理并救援高速公路故障车辆。

  凉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升级对讲机系统,对勤务人员实时定位,实现“警务足迹考核”,确保了最大限度屯警街面,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启用远光灯检测设备、违法鸣笛自动抓拍设备,精准打击交通陋习,有效控制城市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城区重点路段启用违停自动抓拍系统,实现“全天候、全路段、全自动”无缝管控。建成行人闯红灯抓拍设备,违法图片通过大屏实时曝光,微信、今日头条等媒体同步推送曝光,持续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考核成绩名列全省前列。整合城区和国省道灯控路口信号机,实现绿波带动态控制。今年上半年,协助查破各类案件1495起,查处违法13.6万起,救助群众370人次。

“城市病”少了 群众出行更通畅了

  如同一位手术精湛的医生,“智慧交管”系统能精准预防和“治疗”各种“城市病”。

  7月28日16时,武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高点视频巡逻中发现G30连霍高速1871公里处一辆大型货车停在路面应急车道,既未打开车辆应急灯也未按照要求设置警示标志,且在车辆前方不到100米有人员施工,情况十分危险。指挥中心立即调度高速公路巡逻民警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并通过公安交通综合应用平台查询车主联系方式, 迅速确定该车系因发动机发生故障驾驶人不敢行驶而停在了应急车道,民警第一时间排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了驾驶人生命安全。

  武威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出行难点、堵点,市公安局积极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和公交集团建成全省领先的“智慧公交”系统和“智慧停车”系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将按照“交通更安全、出行更有序、道路更畅通、服务更便捷”的目标,坚持数据融合驱动、智慧赋能增效,创新打造“智慧交管”新生态,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李军旭)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