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右)和张得团在巡山。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隆冬时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深处寒意逼人,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大河自然保护站三岔资源管护站位于金昌市永昌县境内,目前有9名护林员,他们担负着保护和建设辖区内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任。
护林员们每个月至少要巡山20次,巡视区域面积九万四千多亩,往返距离最远的巡山路线长达50公里。冬季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护林员平日巡山时可以驾驶摩托车,但在冬季路上雨雪结冰后许多路段只能靠步行。为了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祁连山的安全,护林员们日复一日坚守在这里。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驾驶摩托车巡山。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驾驶摩托车巡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在巡山。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在巡山途中查看树木的长势。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在巡山。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右)和张得团在巡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月15日,三岔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冯德俊(左)和张得团在巡山过程中,一边吃午饭一边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监测定位。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