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开新局
——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注重把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推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消防特色、鲜活特点的智慧队站,有效助推了队伍转型强能、开创新局。
坚持现代手段和传统做法相结合,释放政治工作高效能
面对改革转制后的新形势,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注重守正创新,用好现代元素,赋予老传统新活力。
打造精品思政课。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无线红门广播每日播报、网咖书吧每月读书沙龙等形式,大力推行网络教育资源进营区、进课堂、进班级,有效实现了学习资源网上积聚、学习活动网上展开、学习成果网上分享,切实增强了教育趣味性实效性。
探索智慧云党建。研发“智能党建”平台系统,科学设计学习之窗、云端红旅、先锋光芒等六大阵地,统筹建立基层党组织“一份学习议事清单、一部组织生活示范动漫、一个落实‘三会一课’网络平台”闭环模式,真正实现了会议记录语音录入、支部书记电子审签、上级组织网上调阅。
创新弘扬好传统。注重用数字化记录和传承弘扬队伍转制前的优良传统,精心建设“开放式”“贯穿式”荣誉室,整理保存建队以来的黑板报,创新设计“永远接力奋斗墙”和“荣誉之塔”,集中展示一茬茬指战员简介和历年立功人员荣誉,并通过二维码链接拓展关联内容,既实现了好传统数字化可视化,又增强了指战员的荣誉感使命感。
坚持数字赋能和人性管理相统一,构建从严治队新模式
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面对“两严两准”新标准,树立“大管理”理念,注重严规明纪、智慧管控、传承拓新,确保队伍管理更规范、更精准、更高效。
突出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行队站管理“一码通”,以“数字化、二维码”为载体,以正规化管理42项规章制度、35项工作流程为标准,纳入人员、车辆、装备、内务等基础信息数据,统筹实行一人一码、一物一码、一事一码,全时掌握人员学习训练、装备性能状况和日常管理情况,做到精准精细、全面覆盖。
突出智能化运行。研发“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分类设置一日要事、教育管理、量化评比、台账资料等11个模块,充分运用人脸识别提取、数据共享共用、自动分析评价等技术手段,有效实现了智能辅助日常管理、自然留痕减负增效、全程追溯精准考评,既缓解了管理压力,又提高了管理质效。
坚持科技牵引和精武强能相促进,推进战斗力大提升
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面对“全灾种、大应急”新要求,注重科技强训,创新方法形式,推动形成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在日常训练中,充分运用作战训练模块,规范训练内容、标准和流程,量身定制个人训练档案,创新实现训练成绩现场录入、综合数据实时分析、改进意见自动提出、训练全程跟踪问效,切实提升了科学高效施训质量水平。
在装备管理中,建立装备研修室和器材数据库,常态开展装备操作、维修保养和极限性能测试,及时更新装备参数、使用指南和操作注意事项,规范实现装备报修调配、动态生成出入库记录、智能提醒到期更换,做到精确闭环管控。
在作战指挥中,研发作战行动管理平台,逐车配备移动终端,通过“数据上车”实现与指挥中心的双向互动,出警前强制安全提醒、逐人逐装确认、科学辅助决策;任务中及时播报安全须知、提醒检查防护装备、自动分析救援任务;执行高危任务时,自动检查必配装备,自动提供紧急预案、力量部署等辅助数据,切实让智能化在实战中发挥最大效能。(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